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南华动态

南华县:全民动员种好耕地保护“责任田”全力以赴跑出问题整改“加速度”


日期:2024年01月03日   作者:   来源:南华县融媒体中心    点击:[]

2023年以来,南华县扛牢责任、创新举措,“树牢一盘棋思想、坚持两个原则、发动三支队伍、强化三项保障、收获三大成效”的“12333”工作法,助推全县疑似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

“1”——树牢“一盘棋”思想,高位推动聚共识压责任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频调度、高位推动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专题研究,将耕地保护作为基层调研的必选课题。到整改任务最艰巨、行动落实最迅速 的乡镇召开推进会,现场办公解决困难问题,累计召开问题整改会议12场次、县级领导开展相关调研18人次。

“2”——坚持“两个原则”,全民动员分类型抓整改

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通过户长会、群众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讲解700多场次、1530余人次走村入户宣传发动,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00余份,带动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问题整改,自发开展修枝、降覆、间伐及复耕复种,全县未发生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方面的负面舆情、未出现群众上访信访事件。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实事求是推动问题整改,坚决防止“简单化”和“一刀切”。针对核桃种植园地,以“修枝、降覆”为主,“间伐”为辅,将郁闭度降低至70%以下,整改65906.5亩;将核桃提质增效与问题图斑整改有机结合,通过实施提质增效项目整改480亩;桉树、黑荆树等林地就地恢复830.78亩;对处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地块以修枝为主,整改10149.45亩;对不具备耕种条件地块,后期调整补足582.68亩。

“3”——发动“三支队伍”,尽锐出战勤指导重帮扶

发动行业部门人员当好整改“指导员”。组建10支专业督导队指导乡镇开展整改,编制《疑似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指南》《核桃基地提质增效与耕地流出整改技术措施方案》等文件为不同类型图斑提供整改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单位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全县209名调查员提供技术指导。

发动驻村工作队员当好政策“宣讲员”。组织全县220余名驻村队员开展政策业务培训10场次,将耕地保护政策宣讲作为日常工作,进村必讲、入户必谈,切实提升群众认可度和知晓率。

发动县乡村组干部当好一线“战斗员”。充分调动和发挥县镇村组四级干部的积极性,针对部分需整改地块家中仅有孤寡老人、留守妇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30名包保乡镇的县级部门干部、乡镇和村组干部深入缺少劳动力的农户家中开展一线帮扶,确保所有图斑都有人员力量开展工作。

“3”——强化“三项保障”,消除顾虑兜底线强支撑

强化复耕种子保障。统筹资金65万元采购菌草32万株和萝卜、小麦、荞麦等籽种3.1吨发放给涉及整改复耕的群众,切实提高群众复耕的积极性。

强化工作经费保障。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安排110万元财政资金奖补各乡镇,作为耕地流出整改恢复工作经费,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强化整改成效保障。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明确责任人对整改后无人耕种的大图斑进行复耕和后期管护,严防图斑整改后无人耕种、再次撂荒。耕地条件较好、集中连片区域通过“引进企业+流转土地”模式,鼓励本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流转使用,3户经营主体流转整改后耕地960亩,规模化种植萝卜、小麦等粮食作物,带动150名群众就近务工,人均增收6000元。

“3”——收获“三大成效”,攻坚克难提认识促发展

提升了干部群众耕地保护意识。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和采取坚决有力的整改措施,让全县广大干部和群众深刻的认识到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耕地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彻底打消了少数干部群众对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观望心态和侥幸心理,全面提升了干部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筑牢了保护粮食安全的思想堤坝。

预留了新型农业产业发展空间。通过耕地流出问题整改,1万余亩园地、林地、撂荒土地恢复为良田良地,耕地面积不断增加、质量大幅提升、种植条件不断改善,粮食产能得到有效提升,为全县发展菌草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预留了生产空间,为持续推动全县新型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锤炼了基层干部攻坚克难能力。县乡村组四级干部在耕地流出问题整改一线攻坚克难、倾情奉献,践行了“组织有号召、干部见行动、群众得实惠”的作战宣言,锤炼出基层干部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协同的工作组织力、强大的群众动员力和坚定的决策行动力,全县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上一条:程鹏带队到南华县督查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推进情况
下一条:我县举办2024年“初心印征程”元旦晚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