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作为“放管服”改革的践行者,政务服务大厅是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是展示政府形象的“门面窗口”、集中服务群众和企业的“第一线”,也是全县政务服务的“晴雨表”。南华政务服务始终聚力在“破冰”“破难”“破壁”“破题”上下功夫,“五个有度”打造政务服务软环境,实现了审批提速、管理提效、服务提质、满意提升、效能提档。
落实改革有速度。紧跟“放管服”改革要求,妙用政务服务“加减乘除”“运算法”,严格按时间节点抓实《南华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和全省乡镇(街道)明责、赋权、扩能工作。目前,已完成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调整并进行公布。在全省率先实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经验做法分别被省委改革办《云南改革快报》(第22期)和省政务服务局《政务服务信息动态》(第7期)刊发,获州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着力打造“温情政务”“效能政务”,答好便民利企“满意卷”。
整改销号有态度。通过凝聚“改”共识,深入“找”差距,细化“赶”路径,紧盯各级各类“巡视”“抽查”反馈、通报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层层加压,抓实抓细,抓好落实。以楚雄州政务服务管理局抽查检查便民服务中心(站)通报问题为重点,以“三化”建设总体目标为导向,制定下发《南华县持续深入推进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州对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运行管理抽查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等,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紧盯问题扭住不放,紧扣任务要求、时间节点,对10个乡(镇)、128个村(社区)再来一次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全面“体检”,着力促进全县“三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让群众办事“最先一公里”成为“最畅一公里”。
服务保障有温度。优机制,制定下发《南华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规定》等10项内部管理制度,列出了20条“两个革命”负面清单,《工作纪律抽查情况表》《工作落实不力被各级通报情况表》等五张“工作表单”进行一月一通报。由带班领导每天不定时到大厅开展4次工作纪律督查,调取监控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形成《南华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简报》一月一曝光,服务制度监督规范内部服务。增“哨点”,举办政务服务“办事体验日”和公共资源交易“公开日”,选聘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监督员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监督,制定《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强有力护航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不断激活市场发展“一池春水”。
队伍建设有力度。走出“舒适区”、跑进“赛马场”已成共识。开办政务服务“微课堂”和“技能大培训、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领导班子带头学、规定主题研讨学、固定时间集中学、零星时间在线学、工作实践转化学”,“领导带头、人人登台”,持续分享我最喜欢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悟透“必修课”打好“理论桩”,补足“精神钙”筑牢“思想魂”已成常态。坚持开展季度“争做先锋当表率”和“工作之星”评选,形成党员立标杆、全员搭台、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的干事氛围。 坚持向内“树典型”,大力践行典型引路法,立足政务服务工作实际,深入挖掘本单位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以考核方式鼓励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地挖掘、总结、提炼好经验做法“挖出来”“树起来”“推出去”,1至8月全局共撰写上报信息142篇,被央媒采用 2 条,省媒采用 4 条,州媒采用 32 条,通过七彩云端 APP 发布信息 136条,让“一马当先”的“独角戏”成为“万马奔腾”的“大合唱”。
效能建设有强度。扎实推进“两个革命”建设,以开局即高潮的争先意识,用“管”的方式做到风险排除,用“服”的行动主动靠前服务市场主体和群众;全面梳理分析“互联网+政务服务”指标,推动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水平。在全州实现首家“实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和“互联网医院成立事项许可”,“创新推行不得向服务对象说不的服务理念”和“创新开展‘三减三提升’专项行动”得到认可推广。首创政务服务6项工作第一的历史新高:“惠民政策宣传人、窗口办件人、模拟办事人、问题发现人、问题解决人”的局长进大厅,帮助企业和群众办实事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第一;全州助企惠企和民生保障政策梳理录入31条全州第一;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窗口,推送惠企政策268 条、惠企窗口受理和完成事项1622项,位居全州第一;网上“一窗通办”评价耗时为0.08个工作日,均排名全州第一;宣传报道,政务服务工作信息排名全州十县市第一; 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电子化率、在线开标率和远程异地评标率,项目在线投标率平均达52.25家次,全州位居第一。让全县政务服务“动起来”“活起来”。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南华将继续多措并举、务实发力、深化改革创新,奋力进入指标第一方阵,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力争做到让企业办事舒服更多一些,让服务速度更快一些,让服务质量更高一些,让企业成本更省一些,为南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政务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