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新学期伊始,南华县教体局统筹部署,全县各中小学校迅速行动,通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安全知识讲座、安防设施升级、家校协同管理等系列举措,扎牢校园安全防护网,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预防演练“常态化”,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安全无小事,演练即实战。”2025学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周,全县126所各级各类学校近3万名师生同步开展地震、消防、反恐防暴综合应急演练。各学校结合校园建筑结构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个性化演练方案:低年级小学生通过“地震儿歌”“逃生动画”等学习避险技巧;中、高年级小学生参与“火场逃生路线设计”“灭火器操作演示”;初中、高中学生以模拟场景的方式开展反恐防暴演练,各中学邀请本校法治副校长参加,重点讲解防暴器械的使用方法、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部分城区学校联合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沉浸式”演练,模拟教学楼突发火情、学生紧急疏散、营救被困学生等场景。
设施升级“无死角”,织密校园防护网。新学期伊始,县教体局重点推进三大安防工程。一是“防冲撞”设施安装全覆盖。县域内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在校门口加装可升降防撞杆、隔离墩,设置减速带和警示标识,阻断车辆违规闯入风险。二是“智慧安防”系统升级,在各校园重点区域新增高清监控摄像头300个,24小时全程监控,100%实现校园监控系统安装全覆盖,远程联网监控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守护“舌尖安全”强化行动。继2024年7月启动公办学校24所76个办学点智慧食堂建设并建成投入使用后,2025年2月启动城区没食堂的3所小学及新建的龙川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共4个办学点智慧食堂建设,截至目前,公办学校智慧食堂已全覆盖,共建成投入使用27所学校80个办学点,家长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食堂操作间卫生状况。全县范围内成立84个“家长膳食监督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邀请家长代表入校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本学期家长膳食监督委员会已开展开放日活动80场次,专项检查32次。
家校社协同“聚合力”,构建安全共同体。“校园安全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南华县率先推出“三位一体”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安全教育“前移”。各校开设“开学安全第一课”,通过“反诈情景剧”“主题班会”“脸盆憋气体验”等形式,将防欺凌、防诈骗、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识融入课堂。二是从业人员专项培训与家长培训“同步”。2025学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印发《中小学幼儿园书记、校(园)长安全工作“应知应会”》供各校学习,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书记、校园长、分管安全工作和分管食品安全工作副校园长共计106人参加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题培训,参训率合格率达100%。2月份,通过召开家长会,聚焦多个关键安全领域,向家长普及防电信诈骗、防溺水安全、应急救护、心理健康辅导、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的知识,督促家长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提醒。截至目前,本学期已召开家长会43场次,参与家长达2.8万余人。3月份,县教体局联合县司法局针对县级政法单位在聘的69名法治副校长、43名县属各中小学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组织开展2025年度第一轮法治副校长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升法治副校长的履职能力。三是部门联动“护航”。联合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消防救援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1轮次校园周边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对不良网吧、学校周边路段占道经营、兜售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开展综合整治。
督导检查“严落实”,拧紧责任链条。3月5日,制定并印发《南华县学校安保人员管理工作职责》,筑牢校园安全第一道屏障。建立健全南华县教体系统安全风险隐患全覆盖全链条常态化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实施“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控”的教育体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将风险防范责任细化至班级、岗位,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确保每处风险有人管、防到位。为确保安全措施落地见效,推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督查行动。同时县教体局成立专项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校进行随机抽查。截至目前,已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40处。同时,鼓励师生、家长参与监督,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良好氛围。
校园安全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下步,南华县教体局将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暖心,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