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南华县聚焦企业用工需求和群众就业需要,持续优化就业服务,通过政策扶持、产业扩容、托底保障等措施,多渠道、多思路、多层次抓好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就地就近就业5.65万人,就地就近就业率达58.5%,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通过相关部门的多方协调,帮我在县城附近找到了厂房,还不需要出房租,工人也帮忙招好,我只需要备足核桃送入厂房就即可加工投产”,南华县五街镇核桃加工企业负责人罗万华说。
今年以来,通过盘活资产、精准招商、招引能人、示范引领四项措施建设车间,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促增收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全县共盘活闲置资产52处,开发使用38处,建成务工车间36个,带动就业2162人,实现“产业+车间+就业”的就地就近就业模式。
“作为一名两个孩子的宝妈,每天就围着家和学校转。自从家门口务工车间建成后,我就到附近剥核桃、削菌子根,由于工作时间灵活,操作程序简单,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收入补贴家用,既不耽搁送送孩子,还能月增收近千元,遇到家中有事,还能把活带回家干。”家住商住小区的张女士笑着说,张女士只是当前南华“家门口”务工车间员工的一个缩影。

(群众在“家门口”务工车间捡菌子)
南华县始终按照“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双并重”工作目标,围绕引导群众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制定下发《南华县推动就地就近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南华县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10条优惠措施》,通过重点产业吸纳、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联动、项目建设带动、创业扶持增加、政策兜底稳定六项举措,落实返乡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稳岗补贴、交通补贴、培训补贴、就业帮扶车间(家门口务工车间)建设补助等激励措施,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让群众更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照顾“一老一小”、助力乡村振兴。至目前,通过彝绣产业带动留守妇女“妈妈岗”就地就近就业8000余人,通过核桃初加工及食用菌加工创造宝妈岗、银发岗1000余个,通过萝卜产业带动沙桥镇、五街镇等乡镇群众就地就近就业3600余人,通过茶叶产业带动兔街镇、马街镇3600户茶农就地就近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强产业、招小商、扩岗位、优服务'工作思路,用活用好推动就地就近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和10条惠企措施,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开展扩岗和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两个专项行动',加大挖潜扩容力度,全力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代永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