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州县和美乡村建设决策部署,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街乡积极谋划、全面铺开、迅速落实,以“两个革命”和“333”工作方法为推手,在全乡上下掀起一股和美乡村建设热潮,一幅和美一街宜居宜业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乡村治理“三举措”,让管理更加精致有效。一是强宣传广参与。通过持续的宣传动员,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保护环境卫生意识和参与程度,将乡村精致管理主力军由“干部带头”转变成“群众打头”,形成共治共建的良好局面。二是扩充环境卫生整治队伍。组建一支“包村工作组+村四职干部+驻村工作队+志愿服务队+广大群众”环境卫生整治队伍,同群众面对面、心比心交流,利用“执法+温情”劝导方式,努力破解环境卫生治理难题。三是压实责任环境整治“网格化”。按照“网格化划分、精准化管理、常态化运转、责任化落实”要求,将12个村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实现网格监管“一张图”。将每周一确定为“环境卫生活动日”,广泛动员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开展全民环境卫生日大扫除活动,形成“支部统领、党员带头、群众主动”的三级联动模式,有效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

乡村庭院美化“三到位”,凸显治理新成效。一是明确目标,庭院美化标准“到位”。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鼓励群众做到“三清一改”,实现家庭环境“六净六好”。二是建章立制,庭院美化管护“到位”。督促各村将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内容,村“两委”成员入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每家每户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好自家和周边环境卫生。全乡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4000余份。三是树立典型,正面引导效果“到位”。严格执行“一日一保洁,一周一扫除,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考核”制度,落实环境卫生“示范户”“整改户”和“先进村”“脏乱差村”村评比,让各村有荣誉,农户有动力。
法治教育普及“三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显著提升。一是推进法治教育普及阵地建设,助力法治建设根基愈发牢固。积极推进以乡级法治宣传中心为阵地,在各村设立法制宣传栏,播放法治广播,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有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知识。二是推进“大走访+”活动,助力法治教育入脑入心。发挥农村党员干部、乡贤的学法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普法进万家行动,组织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由“要我学法”向“我要学法”转变。今年以来,一街乡召开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5场次,制作宣传标语48条,普及人数6000余人次。三是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助力法治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重点围绕农村、婚姻家庭、山林土地等常见的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宣传现场培训。截至目前,一街乡组织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13次,发放宣传资料2400余份,接受咨询150人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