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雨露乡:代表引领产业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日期:2025年09月17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山林里边找菌子、农家园里摘果子、闲来一起对调子……”在南华县雨露白族乡蘑菇小屋,几位白族青年烹煮热气腾腾的三道茶,招待远道而来的游客,一幅农文旅融合画卷正徐徐展开。

“过去的雨露,远看风景秀丽,走近却污水横流、气味难闻,年轻人不愿留在村里,外来人不愿迈进脚步。”花树大村村民杨晓梅回忆道。如今,在乡党委带领、人大代表推动以及干群共同努力下,这个曾经落后的乡村摇身一变成为“风华雨露”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区域,往来游客络绎不绝。


代表引领,绘就发展蓝图

作为楚雄州唯一一个白族乡,雨露乡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条件优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夏正表示:“美丽乡村、田园乡愁,是农耕文明孕育的诗和远方,也是我们要为雨露打造的旅居‘乌托邦’。”

在乡党委的带领下,代表们深入一线调研,秉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积极建言献策,推动雨露乡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污水治理与村庄规划、农文旅开发有效衔接,助力“风华雨露”破茧蜕变。

产业融合,激活乡村经济

代表们深知,美丽乡村只是第一步,能留得住人的乡村,才是活的乡村。

乡人大主席团推动形成“农业+旅游+文化”发展模式,段明生、杨德龙、赵菊梅等代表带动村民改造房屋,打造民宿与旅居小院,探索“三个转变”:资源变资产,闲置农房变身蘑菇小屋、白家小院等特色民宿;农民变“管家”,村民转型“菌向导”“民宿管家”,带动餐饮、民宿新业态;此外,依托雨露白族火把节、“菌窝子”开山仪式等,举办骑行、徒步赛事,实现“年年有赛事、月月有活动”。今年开山节单日接待四川、辽宁、上海、昆明等地游客超3.5万人次,创三年新高。



“菌旅融合”,打造富民产业

“与往年不同,今年我们把第一朵菌子留给最尊贵的游客。”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洒披武村党总支书记何琼秀介绍。该村组建了15人的“菌向导”队伍,游客支付费用即可体验采菌、学习菌知识。该村还建立“龙头企业+村党总支+农户”合作模式,承包3500亩山林封山育菌,为蘑菇小屋采菌游提供寻菌场所和服务保障。

在乡人大主席团组织推动下,罗文村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建成白蚁-鸡枞菌保育促繁和干巴菌、牛肝菌等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带动“野生菌+文旅”研学游、采菌体验等多业态发展,已解决120多人就业。


民生改善,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技能培训等方式,让农户嵌入农文旅产业链。景区带动周边山林土地流转1.05万亩,农户户均租金收入1.12万元;468位村民变身“新农人”,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种植油菜花、万寿菊及生态果蔬,延伸出网红打卡点、季节性果蔬采摘旅游线路。特色庭院吸引全国各地旅居客入住,白家小院老板娘杨晓丽欣喜地说:“我家从去年8月开业至今,仅一年时间,收益已超60万元!”


如今,雨露乡正经历着从传统“观光旅游”向深度“乡村旅居”的转型,今年以来,全乡累计接待游客1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80余万元。

扎根人民、服务人民,人大代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绘就着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下一条:雨露乡:“三字诀”筑牢畜牧防疫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