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沙桥镇田心村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日期:2025年02月24日   作者:沙桥镇   来源:沙桥镇    点击:[]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沙桥镇田心村充分发挥自身自然条件优势,持续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形成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激活美丽乡村建设“原动力”,铺就百姓增收共富路。让村庄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肉牛养殖“犇”出振兴致富路。日前,走进田心村大龙冲肉牛养殖基地,只见一头头体型壮硕的西门塔尔牛在干净整洁的牛棚里悠然自得,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饲养员有的在圈舍内加工饲草、投喂草料,有的在清扫卫生,牛场处处尽显勃勃生机。“今年我一共养了35头,其中能繁母牛12头,一共出栏20头,赚了20多万。”田心村大龙冲肉牛养殖户周成昌说。沙桥镇畜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养牛贩牛一直是当地老百姓青睐的赚钱渠道。2024年,田心村立足资源禀赋,通过“光牧互补”“基地+合作社”等新模式发展肉牛产业,通过以奖代补、贴息贷款扶持、肉牛保险宣传、牛圈建设补助等政策帮扶,大力推广品种改良、疫病防控、饲草种植等标准化养殖技术,激发群众发展肉牛产业的内生动力,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群众持续增收。截至目前,田心村高家、盐井冲、大龙冲小组有肉牛养殖户4户,养殖肉牛存栏71头。

中药材种植开出“致富良方”。发展林下经济一直是沙桥镇近年来主抓的特色产业之一,位于沙桥镇田心村高洪坝板蓝根种植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板蓝根映入眼帘,长势十分喜人。“板蓝根环境适应性强、管养简单、经济效益高,加上我们这里气候湿润、土壤松软、排水良好非常适合板蓝根种植。了解到这些后,我们主动引进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发展板蓝根种植。目前,全村试种植板蓝根60亩,亩产能达到1000斤,企业按照每斤5块钱的价格收购,预计能带来300余万元的收入。”田心村党总支书记介绍道。通过先小面积试种,后科学推广的方式,沙桥镇将持续探索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之路,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贡菜种植催开群众“致富花”。近年来,沙桥镇田心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紧紧围绕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带领群众在乡村特色产业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充分利用贡菜“短平快”的优势,通过“党总支+企业+农户”模式,以河一、河二小组为试点,通过引进个体承包商夏应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推广贡菜种植100亩,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盘活土地资源,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据了解,夏应文的100亩贡菜种植基地已经累计吸纳周边群众务工260人。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村集体经济有收入,土地流转有效益的“三赢”局面。

小胡蜂“蛹”现乡村振兴大“钱”景。养殖胡蜂成本低、投入少,而且胡蜂全身都是宝,可以取蜂毒作药用,还可加工成蜂酒,蜂蛹亦可食用。而养殖胡蜂还能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是一个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产业。为用好用活“山”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田心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胡蜂养殖产业,靠着绿水青山,念好念活“致富经”。走进田心村高洪坝胡蜂养殖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蜂箱映入眼帘。养殖户周海正在给蜂王喂食,仔细端详着每只蜂王的生长情况。“我的胡蜂养殖基地目前有胡蜂4500窝,一窝可卖170元,一年下来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周海介绍道。“目前我们胡蜂养殖还在少数村试养阶段,后续通过效益、生态等综合评估结果较好,我们会进行全镇推广养殖,为群众拓宽一条增收渠道。”沙桥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说。

乡村产业“遍地开花”,乡村振兴“枝繁叶茂”。下一步,沙桥镇田心村将立足特色资源,精准发力,深挖“土”资源,彰显“特”优势,将资源优势变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在发展好以烤烟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基础之上,认真探索以“肉牛、中草药、贡菜、胡蜂”为代表的新兴特色产业多点开花,进一步促进群众稳定增收,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上一条:五顶山乡: 聚焦“三个维度”扎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走深走实
下一条:一街乡开展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