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街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移风易俗的决策部署,聚焦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通过“三抓三强”工作法,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全镇婚丧嫁娶费用同比下降42%,群众满意度达98.8%。
抓机制建设,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五街镇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五街镇乡风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修订重要内容。建立红白理事会14个,培训红白事专员28名,推行“三书两制度”(承诺书、告知书、倡议书+报备制度、奖惩制度),实现红白事全程监管。2024年全镇简办红白事120余场,同比减少铺张浪费支出300余万元。创新建立“1+14+N”工作机制,以1个镇级指导站为核心,组建14支党员先锋队,发动乡贤、志愿者等N支社会力量参与。在全镇14个行政村全覆盖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行“五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场所、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统一奖惩),累计制定《五街镇红白事操办指南》20余项。
抓载体创新,强化宣传引导。开展“移风易俗进万家”活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村史馆等载体,发放倡议书1.2万份。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移风易俗案例4期,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133场次。设立“红黑榜”公示栏,评选“文明家庭”140户,曝光违规案例5起。调查显示,群众知晓率从60%提升至100%。建立“镇督查、村自查、群众监督”三级联动机制,每月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检查,对违规操办行为及时劝导整改。设立24小时举报热线,对查实的违规案例进行全镇通报。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通过“一事一议”解决群众关切问题。
抓示范引领,强化实践养成。实施“头雁计划”,要求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简办婚丧事宜。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200余份,取消升学宴、出生宴等非必要宴席20余场。打造“零彩礼”示范村2个,带动彩礼金额从平均10万元降至5万元以下。自觉抵制滥发请柬、大摆筵席、天价彩礼等恶习陋俗。仪式从简,婚丧嫁娶从四天下降至两天内办完,不讲排场、不讲阔气、不大摆宴席。大力弘扬“孝敬在平时、丧葬重节俭”的传统美德,率先垂范,尚俭戒奢。树立健康的人情观,做到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14处,村级公墓覆盖率达100%,节地生态安葬率达100%。青年志愿者开展“移风易俗我先行”活动20余次,影响带动4000余户家庭。2024年以来,全镇党员干部累计简办红白事46场,节省资金110余万元。培育“新乡贤”队伍,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致富带头人示范作用,带动群众转变观念。带动全镇形成“不比排场比文明”的新风尚。
通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五街镇乡风文明建设实现质的飞跃。下一步,五街镇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探索“移风易俗+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让文明新风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推动移风易俗从“被动约束”向“主动践行”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