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沙桥镇:五重保障共撑梁,农村综改谱新篇


日期:2025年04月01日   作者:孔思元   来源:沙桥镇    点击:[]

2024年,沙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心怀乡村振兴的政治担当,积极谋划、全力协调,向上争取申报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项目。经不懈努力成功获批后,沙桥镇精心打造了“五重保障”这一强大支撑体系,如同五根稳固的梁柱,齐心协力撑起了农村综改的广阔天地。

筑牢组织保障“压舱石”,稳固发展根基。党建引领聚合力。沙桥镇将萝卜产业链党建列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压实各村党总支书记主体责任,把萝卜产业链党建打造成党建品牌深耕工程,长期推进落实。通过构建以党建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凝聚各方力量,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专班协调促推进。组建多部门协同的沙桥镇萝卜加工厂建设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组织、协调、沟通等难题,专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打通各环节的组织链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高效推进。

打造项目保障“强引擎”,扎实推进建设。科学规划明方向。深入调研沙桥镇19个村农村发展现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与本地资源禀赋,制定详尽的项目总体规划,在试点区域内实施4个方面重点项目,试点内容共14项,共计投资估算2170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申请上级预算资金1000万元,社会资本1170万元。清晰规划2024年、2025年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及实施步骤,保障项目各板块紧密配合、有序开展,最大程度发挥综合改革效益。调度监督保质量。建立项目定期调度机制,每周或每月召开项目推进会,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强化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安排专人负责质量检查,对照建设标准严格把关,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拧紧资金保障“安全阀”,严控使用规范。专款专用守底线。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资金的收支进行详细记录和规范管理,杜绝资金挪用等情况发生。多重监管强规范。建立资金使用的多重监管体系,由镇财政部门、项目实施部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监管审核,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公开透明。

构建联农保障“新纽带”,创新带农模式。利益联结促增收。探索并实践“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新模式,企业负责运营管理、开拓市场,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农户进行萝卜品种结构调整,依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种植条件,淘汰种植近20年的传统低产、低效品种,引入如亚美白春、春喜、春旺等优质高产品种,建设示范基地8000亩,辐射带动周边种植面积4万亩,优化了萝卜种植的品种布局,萝卜亩产从6000公斤提升至12000公斤,品质也显著提高。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合作社,按股分红,带动300户农户入股,户均增收1700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提高了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技能培训助就业。组织开展各类农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14场次,培训群众3399人次,提升农民种植、加工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萝卜产业发展各个环节中,助力萝卜产业提质增效,也增加群众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同时,鼓励企业优先吸纳本地村民就业,尤其是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助力乡村振兴,共吸纳100余名群众进入加工车间就业,其中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占比约20%,月均工资约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握紧财政保障“金钥匙”,巧用资金杠杆。吸引资本扩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并以此为杠杆,吸引楚雄今日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投入100多万元完善加工厂设施并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发挥其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扶持群众强带动。优先安排困难群众到企业、合作社就业,提供稳定的工资收入。将村集体经济收益的一部分用于困难群众分红,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利用集体经济收益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困难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技术培训等,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上一条:农家书屋:点亮乡村阅读之光
下一条:一街乡开展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