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水系礼社江畔,春风翻越五顶山乡的层层山峦,在海拔2000多米的密林深处奏响绿意交响。云雾缭绕的森林间,头戴斗笠的农户们正熟练地采摘着枝头成熟的红花,百亩刺头菜种植基地里的野菜、中药材正在树下扎根向上生长着,林下经济的沃土中处处绽放着“点绿成金”的奇迹。

五顶山乡以75%的森林覆盖率构筑起生态屏障,近年来探索出“林菌共生”“林药轮作”“林蜂互促”的立体发展模式。在林业、农业工作人员指导下,农户们精准种植,林间套种的滇黄精、重楼等中药材与野生菌形成互补生态链,使每亩林地综合收益提升30%以上。
“以前守着青山过穷日子,现在生态银行开出了活期存折。”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算起生态账:林下种植品类繁多,多个产业共绽富裕之花。五顶山乡作为肉牛养殖乡,为有效降低肉牛养殖户养殖成本,通过“党建+”模式,在全乡范围内由村党总支示范带动群众发展巨菌草种植。截至目前,全乡共发展巨菌草种植5600余亩,建成青贮饲料加工厂一个。同时结合“一村一业”的规划,6个村委会发展本村特色林下种植,由新村、牛丛村委会牵头,种植500亩刺头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流转荒地,为村民增收。试验种植大麻菜、甜菜、臭菜等野菜50亩,为下一步全乡范围内的推广种植工作打下基础。
春风过处,护林员的脚步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源,确保每寸青山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当晨曦穿透薄雾,五顶山乡的松涛声里交织着农户们的欢语。这片北纬25度的秘境青山,正以“人不负青山”的智慧,在绿水青山间谱写共同富裕的绿色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