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雨露乡注重构建与乡镇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和谐美丽”的雨露。
在“急”的一线强化组织体系建设。推进党建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消防、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打造“党建+应急”特色品牌。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主要领导负总责,统一协调指挥辖区内应急管理工作,明确各办公室职责权限,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防救”有效衔接的“1+N”责任链条,确保指令畅通、执行有力。
在“难”的一线强化风险预警机制。利用法律顾问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决策合法性审查和社会风险评估4次;运用风险隐患“一张图”,加强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风险监测;用好“1262”精细化预报,完善乡、村、组三级396个微网格直达预警“叫应”机制,转发极端天气气象预警信息11条;开展辖区安全隐患排查和联合执法检查29件次,整改安全生产隐患问题38个。实现对重点领域、区域、目标的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
在“险”的一线强化数智管理系统。探索“数字化赋能+网格化管理”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整合防汛指挥系统、智慧森林防火系统、消防接警、耕地智保、雪亮工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构建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指挥调度一体化的大综治中心。今年以来,及时处置智慧森林防火系统预警信息8条,耕地保护预警信息23条,雪亮工程预警信息8条,实现风险隐患“一屏统览、一体联动、一网共治”,提高应急管理效率和水平。
在“重”的一线强化应急保障能力。成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政府专职消防站1个、村级微型消防站7个、应急物资储备库1个和6300平方米应急避难场所1个。联合应急救援队、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队、平安法治办、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参与社会安全守望相助联保实战应急演练2次,提高队伍快速反应、专业处置和协同作战能力。通过广播、小册子、微信等多种途径开展基层应急和防灾减灾宣传“五进”,覆盖辖区群众5000余人,不断提高群众防灾减灾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