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病情恢复得差不多了,各项复查指标基本正常,今天可以出院回家了!”4月22日清晨,在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科的病房里,主治医生对61岁的李大爷说。此刻,阳光透过窗棂映在他的脸庞上,与一个多星期前急救床上那张青灰色的面容比,明显精气神好了许多。
时间回拨到4月12日上午8:30,一场“生命保卫战”在南华县马街中心卫生院打响。“医生!快救救我家人!”伴随家属的呼喊,李大爷被搀扶进急诊室——突发持续性胸痛6小时未缓解的他,正受到心肌梗死的致命威胁。
马街中心卫生院医护团队立即启动胸痛救治绿色通道:3分钟完成首份心电图确诊病情,5分钟上传数据至县级胸痛中心联络群获得远程指导,10分钟内完成抽血、建立静脉通道,帮助李大爷口服“心梗急救包”药物。

面对距离最近的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医院需180分钟车程的现实,马街中心卫生院立即启动溶栓治疗。8点49分,医生向家属讲解病情及治疗风险;8点53分,医生精准实施肝素静推及尿激酶原溶栓治疗。随着药物注入,患者胸痛明显减轻,ST段回落超50%。
溶栓成功的喜讯尚未散去,新的生命接力已开启。9点56分,马街中心卫生院启动县乡双向转诊机制,救护车携带着监护设备疾驰而出。在持续生命体征监测中,绿色通道从蜿蜒山道直通南华县人民医院导管室。造影显示溶栓再通后,面对三支血管重度狭窄的复杂病变,介入团队成功完成支架植入,这场跨越180分钟车程的生命接力在县乡医疗力量的紧密配合下完成。
这次救治是南华县县乡协同救治机制的生动实践,马街镇胸痛救治单元展现的快速诊断、精准处置能力,与县级胸痛中心的多学科协作优势深度融合,在“黄金救治时间窗”内构建起立体化救治网络。
近年来,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下,南华县正持续优化胸痛救治流程,通过定期培训、远程会诊、质控督导等方式,让县乡协同救治机制迸发更强合力。正如马街中心卫生院一名工作人员所言:“我们不仅要让群众看得上病,更要让急危重症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抢到治疗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