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坡的岁月,是一场山河执笔的轮回叙事,每一季都藏着文明的密码,每一帧都是大地写给人间的诗笺,字里行间皆是生命的礼赞。

当春雷劈开哀牢山的寂静时,红土坡的马缨花正从《六祖古歌》的韵脚里如红云喷薄而出,依黑么、龙潭山打歌场上彝家少女鬓角的银簪与祭祖树下的歌舞,让山野化作流动的图腾,将四季的扉页染成流动的赭色长卷。夏日的松涛是绿色的海,打挂山上万亩松林的苍翠里,松脂沉香渗入年轮,松子垂枝讲述着人与自然的契约。采菌人的身影穿梭其间,手中的竹篮盛满自然的馈赠。松林与菌菇,一个向上生长,一个深埋土壤,却在夏日的交响中奏响了共生的乐章。秋阳为礼社江镀上金边,法郎、大旭宇低热河谷的柑橘蔬果满枝,反季草莓在智能大棚中羞红脸庞,荷包豆的藤蔓攀过竹架,将大地的诗行写入现代农事的经纬。冬霜降临,起岔夸回族院落里干巴和腊鹅风干成时光的雕塑,远处山坳里八角的辛香漫过蒸腾的迷雾,与烧香寺的钟声一同沉淀成浓浓的乡愁,等待年的来临。

当烧香寺的钟声再次惊落马缨花瓣,礼社江的浪花已载着四季的私语流向远方。红土坡的岁序在瓜果菌香中凝固,又在腊味陈香里重生——山河不老,四时如环,而这片土地的诗行,永远在春雷与冬雪的交响中鲜活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