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汛期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自救能力,雨露乡坚持党建引领,凝聚“红色动能”,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乡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科学制定防灾减灾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召开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部署会议3次,系统分析辖区汛期灾害风险形势,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发布强降雨落区重点区域专题服务5期,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3次,电话调度各村委会值班值守情况12次。以微网格为抓手,落实四项机制,将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库坝、道路交通、“一老一小”等列入“不放心的人、不放心的事、不放心的地方”三张清单抓实抓细。将汛期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村党组织,到具体岗位、具体责任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落实机制,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高效工作格局。组建了1支220名的乡级应急救援队和7支村级抢险救援队伍,统一储备应急避难场所71个、储备大型机械15台、编织袋、锄头、铁锹等应急物资1300余件。
坚持党旗在应急救援一线飘扬

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地毯式”灾情核查摸排,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情”。乡村组党员干部、水库管理员对全乡1座小(一)型水库、10座小(二)型水库和868座小坝塘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隐患排查,紧急转移受库坝威胁的群众2户3人。对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加密巡查频次,及时掌握隐患点变化情况,组织30名党员群众抢险救援队对塌方路段进行及时抢修疏通。并聚焦“一老一小”等弱势群体,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到走访全覆盖,落实“挪床行动”239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组织发动585户6582名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指导群众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疏通排水渠道,对受灾的烤烟、玉米等农作物进行科学补种、改种,累计开展农作物受灾自救面积2700亩,最大限度降低农业损失。
深化宣传教育提升群众自救能力

组织全乡广大党员积极投身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村组、学校等地,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应急演练等方式,广泛宣传汛期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技能。利用科普活动月、全国防灾减灾日等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互联网等新媒体,提高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2025年,党员参与组织的宣传活动累计覆盖群众达7000人次,有效提高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