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县情概览 >> 特色经济

南华县五街镇:让“指尖记忆”转化为 “指尖经济”


日期:2022年12月27日   作者:赵妍   来源:    点击:[]

彝族刺绣拥有1700多年的传承历史,种类繁多、色彩鲜艳,是彝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服饰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五街镇彝族文化浓郁,传统彝绣文化保存较好。这里的彝族女孩从小接受刺绣的熏陶,成年的彝族妇女人人会刺绣,全镇共有216名手艺较好的绣娘。打籽绣是五街镇最具特色的一种绣法,绣一针打个结,一朵朵鲜艳、立体、茸茸的花朵就绽放在绣布上。

以前,彝家妇女刺绣是为了一家人的日常穿衣。如今,彝族服饰更多用于结婚、宴请、会议等重要场合,对精美的要求更进一步。镇上开了十来家绣坊,绘好花样,配好绣线,手艺好的绣娘承接订单,纯手工缝制花样各异的精美服饰,一件能卖出2000-3000元的价格。火草麻布彝绣领褂、虎头帽、围裙、裹背应有尽有,“指尖记忆”逐渐转化为“指尖经济”。

“我们家店的绣服全州各地的人都来买过,一年能收入十来万呢。现在生活好了,连背小孩的裹背大家都喜欢绣花的。”说起彝绣,在镇上开秀坊的罗桂珍满脸自豪。罗华英是五街远近闻名的绣娘,绣得又快又好。“我一边开小卖部一边绣衣服和裹背,平绣一个周能绣出一件,打籽绣20天左右能绣出一件,一个月至少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绣得多的时候有5000多元。”罗华英一边绣花一边说。

今年,五街镇组织了为期15天的刺绣技能培训班,50名彝族妇女参加培训,南华县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专业老师精心教授了盘金绣技法,为五街镇提高彝绣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我听老师说,南华的公司是和福建、上海企业合作的,我们学会了盘金绣,以后就可以承接订单,增加收入了。”咪黑们村绣娘普丽香期待地说道。

目前,全镇共有彝绣从业人员132名,其中县级非遗传承人2名,彝绣产业实现年产值约120万元。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乘着楚雄州大力发展彝绣产业的东风,五街镇传承千年的“指尖记忆”正一针一线一个绣片走出大山,转化为“指尖经济”绽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

上一条:指尖技艺绣出美好生活 ——南华彝绣
下一条:云南南华五街:萝卜条“晒”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