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部门目录 >> 南华县统计局
索  引  号:nhxtjj-/2023-0522001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关:南华县统计局 著录日期: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南华县2023年1-4月金融机构存款情况简析 生效日期:

南华县2023年1-4月金融机构存款情况简析



人民银行南华县支行统计,2023年4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023,134万元,同比增加93,097万元,增长10.01%。

一、金融机构存款呈现以下特点

(一)存款余额总量、增速均保持较高增长。2022年末,各项存款余额971,995万元,同比增加87,402万元,增长9.88%;2023年3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020,338万元,同比增加79,580万元,增长8.46%;2023年4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023,134万元,同比增加93,097万元,增长10.01%。

(二)居民仍然是存款的主力军。从存款对象来看,2022年末个人存款余额689,108万元,对公存款余额269,312万元,财政性存款余额13,575万元;个人存款、对公存款、财政性存款占比分别为:70.9%、27.7%、1.4%。

2023年3月末个人存款余额737,795万元,对公存款余额276,961万元,财政性存款余额5,582万元;个人存款、对公存款、财政性存款占比分别为:72.3%、27.1%、0.6%。

2023年4月末个人存款余额740,209万元,对公存款余额270,639万元,财政性存款余额12,286万元。个人存款、对公存款、财政性存款占比分别为:72.35%、26.45%、1.2%。

(三)居民定期存款保持高速增长,定期存款占比逐月提高。2023年3月末个人存款余额737,795万元,其中:活期存款324,609万元,同比增长1.73%;定期存款413,186万元,同比增长19.72%;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占比为44%、56%。

2023年4月末个人存款余额740,209万元,其中:活期存款324,187万元,同比增长3.36%;定期存款416,022万元,同比增长20.66%;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占比为43.8%、56.2%。

二、存款余额高企原因简析

(一)投资渠道单一,投资知识缺乏,银行成为资金安全的避风港。虽然投资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股票、基金、债券、理财产品、分红型保险等等。但是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财方式,都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投资知识并且能够承担一定的风险。即便从去年9月份起,国家调低了存款利率,而且今年以来,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但对于不愿意承担资金风险、不具备投资知识的居民来说,存款仍然是首选。

(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新冠疫情的阴影逐渐消散,但疫情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二产、三产复苏缓慢,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需要一个过程。疫情也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造成了影响,我县居民的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和种养殖以及本地打工收入为主,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不足。

(三)存款余额高企,贷款需求不足,压缩银行企业利润空间。银行的盈利大部分来自于息差,存款余额高企,贷款需求不足,压缩银行业的利润空间。5月15日存款基准利率下降后,银行经营压力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三、几点建议

(一)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深化产业招商,让企业招进来,留得住。结合我县矿产资源、林业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野生菌资源、交通区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丰富的实际,创新招商方式,走产业化招商之路,引进更多的资金,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城乡居民创业和就业渠道,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消费。

(二)依托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一是继续把“三农”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推进农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结合。二是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基础,培强做大农业特色龙头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四是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开发项目,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三)借鉴“淄博烧烤”的成功经验,依托我县野生菌名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贡献力。依托我县“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油菜花节”、“采茶节”、“摸鱼节”等具有浓郁农时特色的文化旅游节,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旅游资源,推动我县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做优服务做强实力。加快彝绣产品开发,拓宽推广渠道,让文化为旅游赋能,提升三产对我县经济的贡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