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部门目录 >> 南华县应急局
索  引  号:nhxyjj-/2022-0603008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关:南华县应急局 著录日期: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南华县防汛减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暨自然村山洪泥石流紧急转移避险演练工作方案 生效日期:

南华县防汛减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暨自然村山洪泥石流紧急转移避险演练工作方案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全县降水量正常偏多,气温正常略偏高,总体气候年景偏差,防汛减灾工作形势非常严峻。当前,全县已进入汛期,降雨日渐增多,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认真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丘北“5·27”山洪泥石流灾害教训,及时、认真、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全州全县防汛减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5月29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连续下发的《南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南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当前防汛减灾工作综合督查的通知》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扛牢压实各乡镇、县级各成员单位责任,把工作做细做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防汛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以强化责任落实,抓好隐患排查,加强应急保障,提前转移涉险群众,提升全县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为重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省委“5·27”紧急会议、“5·29”专题会议和5月29日全省全州全县防汛救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防汛减灾救灾工作意见。紧紧围绕王宁书记、王予波省长提出的工作要求,针对“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树得不够牢,防汛责任落实不到位,预警响应体制机制不健全,预案针对性操作性不强,转移避险组织不到位,救援准备不充分,隐患排查不彻底”等共性问题,紧盯监测预警、隐患排查、演习演练、转移避险、应急处置、群众安置、灾情上报等重要环节,全面有效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突出短临预警及应急响应,加强预案修订及演习演练,提前转移临灾群众避险,确保胜利通过防汛减灾救灾“大考”。

三、工作重点和要求

(一)山洪防治。重视已建成的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监测预警平台、群防群策措施落实情况,全面检查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运行系统、组织能力保证、预案等情况,确保监测预警各项设施在汛期正常运行。及时补充完善州县乡村组五级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防御责任体系,特别要明确落实好村级山洪灾害防御负责人、预警员、雨量观测员和水位观测员等各级责任人。进一步逐级修编完善灾害防御预案,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和演练,为汛期应急防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城市防汛。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尽快编制城市防洪规划、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县住建局要通过河道拦蓄、滞洪、分洪系统治理,提高城市防洪标准。综合考虑城镇类型、积水影响程度和内河水位变化等因素,打通断头河、贯通骨干河、开挖新河渠、抬高地下空间出入口高程,开展明沟整治、暗改明、沟渠疏浚等方式恢复排涝功能,畅通城市排水系统与外部江河连接,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三)超标准洪水防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总和省州县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相关工作的要求,切实做好城市超标准洪水应急处置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超标准洪水,科学分析研判其可能造成的灾害范围和程度,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重点排查检查落实职责分工、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升基层应急处置的反应能力。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城市超标准洪水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提高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地质灾害防御。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加大对采煤采矿沉陷区、边山峪口、农村危房、挖山削坡工程、高陡边坡底居户、学校、交通要道等部位的排查力度,落实乡村两级排查责任人、治理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及时采取相应防御措施。发挥技术单位驻县市技术力量,做好地质灾害的核查和落实防御措施等工作。向危险区群众逐户发放地质灾害防御明白卡。持续做好农村危房、危险校舍的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暂时没有条件全面治理的地质灾害点,要立即组织避让撤离、力争整体搬迁避让。认真编制边山峪口和洪水影响范围人口聚居区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防御预案,每处地段险段都要明确行政责任人、报灾责任人和抢险责任人,明确“防、撤、抢”的范围、路线、方式,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对可能因集中强降雨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的,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和提早组织群众转移,避免人员伤亡。

(五)重点工程防汛。对全县境内公路、重点工程建设涉及的边坡切坡、水利排洪设施、城市排水防涝项目及重点项目的隧道、路面、桥、涵、闸、水电站、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地下矿山、临水临崖矿山、尾矿库、弃渣弃土场、旅游景点、学校等建设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要按照先拦后弃的原则处置工程弃渣,严禁就近向河道沟道内乱弃乱倒;对已经形成防洪安全隐患的,要按照“谁设障谁清除”原则,立即组织责任单位清理河道障碍,恢复河道行洪能力,确保安全。

(六)企事业单位防汛。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防汛分级分部门负责制的规定和行业管理原则,组织落实清淤除障、加固完善排洪工程等措施。凡是临水临崖的建设项目和企业必须制定防洪应急预案,编制防洪评价报告,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建立抢险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抢险演练。

四、工作措施

(一)全面开展汛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认真开展汛期隐患大排查。排查内容为防汛组织及责任制落实、汛期值班值守、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落实情况、汛情监测预警、抢险救灾物资储备、预案修编、“防、撤、抢”体系建设、山洪灾害“九个一”措施等工作。重点检查边山峪口、河道、在建工程、尾矿库、淤地坝以及水务、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教育体育、文化旅游、能源、应急、交通运输、电力等部门所辖行业防汛安全。对检查出的问题隐患和薄弱环节,要逐一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明确排查责任人、隐患及薄弱环节、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期限、复查验收人,限期整改销号。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要立即到岗到位,全面排查汛期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二)突出抓好重点河道清障整治。各级河湖长要抓好抓实妨碍河道和水库行洪问题的排查整治工作,按照“一个问题、一个责任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套整改清单、一套整改措施、一个整改时限”的要求,坚持“老病”“新病”“未病”一起治,坚决抓好问题整改,定期过问责任河道和水库问题整改工作进度,帮助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阻水严重的违法违规建筑物、构筑物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实现全县妨碍河道和水库行洪突出问题清零销号,常态化开展妨碍河道和水库行洪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守牢防洪安全底线。

(三)扎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各乡镇要按照防汛要求,结合防汛实际,储备足够数量的水泥、编织袋、木材、钢材、铅丝、炸药、雷管、砂石料、柴油、汽油、救生设备等防汛物资,确保抢险时能够及时调用。要落实挖掘机、铲车、工程车等抢险装备和驾驶人员,做到随时可以动用。

(四)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县级要整合当地驻军、武警、消防救援、民兵预备役、专业救援、社会救援等力量组建专业防汛抢险队,常备力量在100-200人左右。乡镇要组织100人的抢险队伍,1000人以下的村(社区)抢险队伍人数要在30人以上,1000至5000人的村(社区)抢险队伍人数要在50人以上,5000人以上的村(社区)抢险队伍人数要在100人以上。抢险队员要由青壮年组成,以乡镇干部、村(社区)三职干部、民兵预备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有条件的地方还要配备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保证救援人员参战安全。乡镇和村(社区)要建立完整建制的抢险队伍,设队长一名(由乡镇长、村社主任担任),副队长若干名,抢险队下设若干个小队,在抢险队的统一组织指挥下分别负责本地不同区域的抢险工作。要做好抢险队伍的培训工作,所有队员都必须掌握必要的防汛抢险基本技能和安全救援知识,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实行应急管理网格化管理,建立全县应急抢险主要负责人台账,确保重大预报预警信息、上级应急调度指令及时传达到一线指挥员。

(五)严格落实防汛应急措施。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乡镇、行政村(社区)和受洪水威胁的村庄、重点企业、涉水建设工程都要制定防汛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要深刻汲取郑县“7·20”、丘北“5·27”、我州“11·02”灾害的深刻教训,严格落实山洪防御预案,全面对乡村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并组织有关防汛责任人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和深刻领会,做到心中有数。要组织专门人员向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发放山洪灾害、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在2022年6月2日以前,要按照防御预案组织所有自然村开展1次实战宣传和培训演练,使各级防汛责任人和每户群众家中至少有1人能够明确了解危险区、安全区和撤离路线,落实好“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怎么转、转到哪、如何管理”六个关键环节工作,使预案真正起到指导实际防汛减灾的作用,确保关键时刻防有法、撤有序、抢有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各乡镇应急预案建立情况、防汛抢险队伍组建情况、开展山洪泥石流应急转移避险演练情况(含到村组清单)于2022年6月3日10时前报县防办,联系人:彭有富。

(六)加强监测预报预警。认真执行多部门联合会商研判制度,加强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分析研判,突出短临预报,努力提高预报准确度,及时向基层一线传送预测预警情况。要充分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做好雨情、水情、工情和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传达。

(七)做好灾害统计和信息传送工作。坚持“边处置边报告、边核实边报告”原则,及时、准确、全面上报受灾情况和相关信息,严禁出现迟报、瞒报、漏报、虚报灾情行为。对不按要求报送和迟报、漏报、瞒报、虚报灾情的,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影响的,严格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

(八)广泛开展防汛减灾宣传教育。要广泛宣传山洪灾害、地质灾害防御科普知识,警示教育社会各界增强洪患、地灾意识,提高自觉防洪、依法防洪、科学防洪的思想认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通过集中查处、新闻媒体曝光违反相关防汛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起到打击一处、震慑一批、教育一方的作用,推动营造良好的水事环境,促进人水和谐,保障防洪安全。

(九)做好临灾转移避险人员管理。要克服经验主义和保守思想,对预判可能发生重大汛情险情的时候,坚决、果断采取超常规措施转移涉险区人员。特别要落实好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病人、残疾人等的“一对一”转移避险措施。要加强人员转移后的统一管理,严防灾害威胁解除前擅自返回危险区域。

五、组织领导和机制保障

(一)健全组织体系。层层建立防汛减灾工作机构,理顺县乡村应急指挥机构,推进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部门抓总牵头、行业部门专业防范体系建设。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层层落实防汛责任,全面排查摸清临险人员底数,建立临险人员转移避险和隐患治理工作台账。强化乡镇卫星电话、数字应急调度系统的配置和使用,构筑覆盖县乡村三级应急指挥通讯网络。

(二)明确防汛责任。落实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制。乡镇长、分管副乡镇长和防指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及直接责任人,要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头等重要的大事抓紧抓实,要带头深入一线,亲自检查落实防汛减灾措施,做到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杜绝出现管理“盲区”或责任“空档”、各级各部门要从防汛保安全大局出发,主动承担防汛重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尽职尽责,协同作战,凝聚防汛抗洪抢险强大合力。

(三)严格责任追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队伍建设,严明防汛纪律。凡遭受洪灾地灾的地方,首先要分清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对思想麻痹、办事不力、推诿扯皮、玩忽职守造成重大险情和人员伤亡事件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四)指导服务基层。县防办要组织应急、水务、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对乡镇、村(社区)的预案编制、演习演练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力求做到预案方案简洁明了、群众能懂、便于操作的效果。

(五)加强督促检查。县防指组成的工作督查组,将持续对各乡镇、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落实省州县防汛救灾减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情况进行抽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