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乡委员小组:
你们在政协南华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农文旅项目产业扶持力度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内容
案由: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文化消费、旅游消费成为广大群众的日常需求,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23年雨露乡通过多方争取社会资本及民间资本,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打造了阿呀噜、彩虹露营地、蘑菇小屋等一大批乡村旅游目的地,成功创建了“风华雨露”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推动了全乡产业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但目前由于缺乏政策资金持续投入,项目发展存在一些阻力。
实施意见:一是建议发改、财政、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积极帮助向上争取资金及项目,推动对农文旅目建设,为发展乡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加大对该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及民间资本投入建设,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二、关于所提议案的答复
非常感谢你们对文化和旅游事业、产业的关心支持,我局高度重视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收到你们的提案后,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组会研究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会议,明确分管领导和办理股室,高位推动,力争提案事项能够落实、委员能够满意。
一是制定《南华县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政策措施》,除了争取落实省州奖补外,结合南华县文旅企业小散弱的实际,由县财政实施针对性的奖励扶持措施,今年以来,经过层层审核、公示,对符合奖补的9家涉旅企业奖补35.5万元,其中风华雨露AAA级景区、蘑菇小屋丙级民宿的成功创建,获得11万元奖补资金,进一步调动企业自主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二是争取到州级乡村旅游引爆点项目建设资金10万元,用于后甸旅游引爆点建设,将进一步夯实雨露文化旅游发展基础。三是编制实施《南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南华县推进旅游业态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南华县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等一批规划措施,通过发挥引领保障作用,构建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布局科学的“一心三环”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高地,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全县文旅产业发展;四是会同民宗、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多方争取资金,在风华雨露景区后甸村新建映像广场一个,配套建设湖心亭、栈道等;在花树大村新建渡槽小品一个,进一步美化周边旅游观光环境;围绕蘑菇小屋景点提升改造,新修彩虹步道890米、塑木栈道3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12盏,投资30万元对蘑菇小屋树种进行了替换,在景区种植600株绣球花,投资187.77万元建设全州最大的沙生植物研学基地,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种植金琥、吉祥冠、武伦柱和秘鲁天伦柱等沙生植物共计5000余棵,以沙生植物为主体打造的“多肉山谷”在蘑菇小屋惊艳亮相,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五是加强宣传力度。配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清凉一夏游云南“主题新闻发布会采风调研活动,邀请40余名网络达人、媒体记者到我县进行风华雨露景区、雨露洒披武“菌子窝”开展直播和视频拍摄推流,创作蘑菇小屋、啊呀噜农庄文旅故事2个,改编宣传短视频1个,进一步增强“野生菌王国”品牌影响力和风华雨露景区的知名度;六是加强旅游精品路线打造。成功打造南华-蘑菇小屋-雨露菌窝子-鸡枞繁育基地-彝绣产业园-野生菌集市,采菌、吃菌、买菌精品旅游线路,从今年6月25日首发团以来,共接待团队82余个,约3800人,带动旅游消费60多万元,成为市场新宠,寻菌之旅圈粉无数。但目前针对文旅项目直接下达的资金较少,中央预算、省预算、专债申报主要集中在4A、5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重大文化工程以及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专项等方面,而我县缺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和4A级以上旅游景区,项目资金争取不具备条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局将持续加强对农文旅项目产业扶持力度,积极与农业农村、财政、民宗等部门对接,在资金争取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大对文旅的扶持力度。计划将雨露村委会申报为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将雨露村申报为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进一步扩大风华雨露景区的知名度,待条件成熟,支持创建4A级旅游景区,为下步申请中央预算、省预算申报打基础。
再次感谢各位委员长期以来对我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给予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