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委员:
您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保护传承的提案》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办理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夯实传统文化保护基础,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深入推进戏曲进乡村、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深入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开展公益文化培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认真抓好文艺精品创作对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收集、整理和提升,创作复排彝族舞蹈《纵纵歌》、小彝剧《菌乡红烛》、情景剧《古歌声声》等15个新剧(节)目,编排创作综合文艺新剧节目,2023年新剧(节)目展演暨青年演员比赛荣获综合一等奖等19个奖项,其中舞蹈《纵纵歌》代表楚雄州参加“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荣获铜奖。坚持对各民族传统文化项目进行再挖掘、再整理,健全保护名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截至目前,南华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6项,其中:省级项目12项,州级项目15项,县级项目29项。非遗传承人160人,其中省级传承人9名,州级传承人20人,县级传承人131名。进一步完善传统文化保护阵地,每年定期对全县省州县级传承人进行考核,充分调动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人带徒传艺,培育文化“能人”,做好普及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建立“镇南月琴制作技艺”“火草纺织技艺”“南华阿苏者跳歌调”“彝族服饰”、“雨露白族正月灯会”传习所5个,依托各传习所、传承人,定期组织开展传习、培训,常态化深入乡镇、村组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业务培训,每年在“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广泛进行传统文化成果展示,参加各类非遗项目展演,注重传统文化产业培育,不断加大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力度,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资源,通过民族文化展演、彝族刺绣产品展示等,加大各级文化人才培训力度,持续健全非遗保护名录,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收录考察工作,培育省级非遗项目“彝族阿卡舞”,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做准备,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研究制定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规划,明确具体措施责任,进一步加强我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收集整理,做好基层文化人才的建设培养,全面抓好我县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工作。
感谢您长期以来一直对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支持、关心和关注!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