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发昌委员:
您在政协南华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兔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卡舞传承和保护的提案》,已交由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半坡村委会隶属南华县兔街镇。位于兔街镇驻地的西面,距县城约190公里,距兔街镇16公里。全村委会由望天坡、大荒田、桃树村、三家村,岩峰窝、八岔路、迤头村、岭刚村,郭凤田、半坡10个村民小组组成。全行政村共有农户262户,总人口1037人。其中彝族(米撒颇)人口就有854人,占总人口的82.35%,半坡的彝族姓氏多为阿、罗、李、自、查;据几代老人讲述,起初都是从巍山、南涧、景东等地迁徙而来,居住历史较久远,至今约有数百年。半坡地区的民间仍然传承着最古老、最原汁原味的“阿卡舞”。这种歌舞在楚雄州乃至云南省都是独一无二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阿卡舞”逐渐由祭祀型向着娱乐型转化。如今凡遇喜庆佳节,进新、嫁娶、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以跳唱“阿卡舞”为乐,成为当地彝族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至今日,半坡彝族的“阿卡舞”确实是一种古朴奇异、独具特色、绚丽多姿、落落大方,有着较深的文化历史内涵。“阿卡舞”历经了数百年仍生机勃勃,它起源于远古而不失传,生生不息长存于民间,几百年以来一直在兔街半坡的山谷中静静的流淌着,演绎着民族文化历史的厚重与深邃。
《彝族阿卡舞》已于2017年6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彝族阿卡舞》现有代表性传承人省级1人,州级3人,县级6人。《彝族阿卡舞》传承至今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渊源,极具魅力的民族民间特色,是我县优秀的非遗项目。
多年来在县人民政府、县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彝族阿卡舞成为最具活态传承的非遗项目之一,曾代表我县到省、州多次参加展演比赛,并荣获各类奖项。该项目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表现较为突出,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县级主管部门为了加强《彝族阿卡舞》保护传承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彝族阿卡舞》代表性传承人的管理
二、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经费举办培训班,让更多的彝族群众参与保护传承。
三、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时,邀请省州非遗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
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行保护传承。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做好兔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卡舞传承和保护工作,明确具体措施责任,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人才的建设培养,全面抓好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工作。
感谢您长期以来一直对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支持、关心和关注!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