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镇委员小组: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县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你们在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度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的提案》,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要在巩固集中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难点,深化拓展“7个专项行动”,紧盯年度目标,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使其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基层党建相结合,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全域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根据各位委员的提案,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班子成员和相关职能股室站所,认真办理,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细化责任压实,形成工作合力。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时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指挥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和4个专项工作组,紧紧围绕县城“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一改一提升”工作任务,突出抓好乡村安居保障、改水保源、畅通出行、污染治理、节能环保、绿色村庄等工作重点工作。按照“一计划五方案”“十个专项工作方案”,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会议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下发《南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细则(2018—2020年)》,细化分解任务,全面抓实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到强统筹、早部署、严督查、实考评,结合大比拼工作,细化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手机短信、手机报、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标语、张贴通告、入户宣传等形式,广泛深入向全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宣传、灌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累计向群众发放环保袋11200个,宣传册5200多本,宣传单1.1万余份,展出展板137块。发放“倡议书”及政策法规宣传资料等累计3万余份,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加公园、乡村植树增绿、清扫办公区、街道脏迹、清除村间污物、河道垃圾、污泥等活动共768场次。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到扶贫联系点及挂包贫困户家中,集中开展乡镇、村(居)民小组“清洁家园”行动,帮助贫困户清扫庭院,示范引导贫困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营造形成全社会支持、村民自主动手、人人参与清洁家园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标本兼治。采取县级财政奖补一点,县级各部门(单位)积极向上争取一点,各乡镇、有关部门整合一点,各挂包联系单位帮扶一点,村组“一事一议”投入一点的“五个一点”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力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的经费投入。一是投资1.58亿元在10个乡镇集镇建设高标准的自来水厂,已建成输水管网231.3公里、配水管网759.6公里,并建立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投资3000万元实施贫困村“两污”治理示范工程,35个村委会、15个自然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投资约3200万元,扎实开展G56杭瑞高速公路沿线特色风貌打造工作,龙川镇22个村民小组完成特色风貌打造工作;争取省级财政农村“厕所革命”户厕补助资金264.6万元和行政村公厕补助资金250万元;争取专项资金250万元,实施龙川镇斗华村委会提水工程,解决吴家、杨家冲等9个村民小组412户1547人饮水达标问题,全县所有群众饮水安全均已全面达标,自来水普及率达92.2%;通过加强水源地保护、配置消毒净化设施、发放基本饮水卫生消毒宣传单及漂白粉等措施,2019年全县农村饮水水质合格率达68.2%。二是按照“人畜分离”“厨卫入户”的要求,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开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无害化处理池修建及牛羊圈舍改造,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工序可靠、费用节约的污水处理技术,动员和组织村(居)民户筹资投力改造修建户(坑)厕和化粪池、氧化池等无害化卫生设施。三是严格按照《南华县改造农村畜禽养殖圈舍实施方案》要求,农户畜禽养殖必须实行圈养,严禁畜禽在村中乱跑、乱放、乱拉而污染村庄环境。畜禽养殖圈舍设立粪污收集池,严禁粪污外溢、直接外排而污染村间路面、水沟和河流。及时清运畜禽养殖粪污,严禁在房前屋后或村间堆放粪污而影响村容村貌。同时,加强对畜禽养殖粪污收集、清理、堆捂发酵等残害化处理措施的引导和培训,将畜禽养殖粪污作为农业生产投入品使用,进行资源化利用。目前,县财政专项用于村庄保洁、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行动资金452.36万元;社会力量投入用于村庄保洁、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资金115.11万元。
(四)统筹长远规划,打造特色村庄。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143号)和《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村庄规划编制方案的通知》(楚政通〔2010〕77号)文件精神,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大力度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配套完善乡村公厕、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已全面完成了128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县1489个自然村村情村貌调查基础资料已录入云南省镇村规划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了村庄规划100%覆盖。
(五)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制定下发《南华县集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做好村庄“三清一改一提升”工作的通知》,在全县组织开展乡镇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小集镇环境专项整治和农村村间环境脏乱差专项整治。认真落实“村七条”“户十条”,推动环境整治常态化。在村组环境卫生整治中重点做到了7个方面:一是有卫生公约;二是建立健全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三是有轮流打扫环境卫生制度;四是村内无垃圾、污水;五是畜禽圈养;六是不乱堆柴火、杂草、乱石;七是至少每月轮流打扫一次公共区域卫生。同时,不断健全完善村级功能,在村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步实施村内绿化、美化、亮化,着力改善提升村容村貌。在农户环境卫生整治中重点做到了10个方面:一是人畜分离;二是有厕所;三是院内无杂草、垃圾、污水;四是室内干净,家具物品摆放规整;五是有条件的贫困户,厨房、客厅、卧室分设,厨房有吃饭桌椅、锅碗瓢盆,卧室床上用品干净整洁;六是有四季换洗衣服,衣服干净不破损;七是每天打扫一次卫生;八是养成每天洗脸、洗脚、刷牙的习惯,有干净的毛巾、牙刷、香皂、洗发水等用品;九是不喝生水,有烧水壶和热水瓶;十是不酗酒。通过开展集中整治,村庄环境、农户家庭环境得到突破性改善,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六)健全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不断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联席会议、督查调研、工作月报送、情况月通报等工作制度,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同步建立和完善管护机制,解决好重建轻管、建后无人管的“老大难”问题,切实管住根本和长远。完成乡镇“一水两污”建设体系规划、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规划、10个乡镇总体规划和1489个村庄规划;落实128个村(社区)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和信息监督员1416人,扎实推进土地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常态化进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县4条主要河流、24条重要支流、11座小(一)型水库、65座(二)型水库、1万方以下2298座(其中1万方以上411座)小坝塘全面落实了河(库渠)长及村民小组巡查员;全面落实“路长制”,以实现乡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为工作目标,全面创建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美观的公路交通环境。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厕所革命”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18—2020年,全县投资改建户厕35405座(其中:普通卫生厕所18576座,无害化卫生厕所16829座)、公厕63座。兑付户厕改造资金1321.825万元、公厕改造资金630万元,工作目标完成率和资金兑付率均达100%。实现了村(社区)所在地公厕1座、乡镇集镇区公厕2座全覆盖的目标。
(二)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显著。投资1278万元,建成8座垃圾填埋场,5座焚烧站,8座垃圾简易填埋场,配置道路清扫车、垃圾清运车17台,配置440个垃圾房、箱、桶、池和9个焚烧炉、1000只垃圾分类桶,投资270万元新建“五街模式”垃圾焚烧炉9座,在各村组配备垃圾热解炉等垃圾处理设施1457个,实现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全县村庄保洁制度和垃圾收费制度实现全覆盖,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龙川镇、沙桥镇、雨露乡集镇及公路沿线垃圾同县城实现一体化收运跨界处置。
(三)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明显。全县1489个自然村中,已完成污水治理的自然村100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7.43%;乱泼乱倒管控率达到100%;全县1489个自然村无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9.89%。投资1291.52万元的南华县毛板桥水库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的试运行和验收工作;礼社江流域重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规划主要涉及一街乡、红土坡镇、马街镇3个乡镇16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总投资1828.01万元,已进入扫尾验收阶段。南华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老厂河水库、兴隆坝水库、龙山水库环境整治工程已争取到2021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644万元,资金已下达五街镇、龙川镇准备实施,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率。
(四)村庄规划编制有序推进。积极推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关于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通知》要求,鼓励干部职工回乡参与规划编制,将县内返乡公职干部、村委会及小组领导、乡贤能人等人群纳入规划编制组,全程参与“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持续补齐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现已组织完成12个县级试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龙川镇岔河村作为省级试点村,现已完成基础资料收集、村庄现状调查等工作。计划在年内完成全县30%行政村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五)长效管护机制更加健全。深入开展村组“七条”和农村家庭“十条”环境提升行动,推广农村人口每人每天缴纳5分钱的“五分钱工程”,完善乡村垃圾处理收费和保洁员制度,订立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员1489人,10乡镇实现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及保洁员全覆盖。建立有标准、有队伍、有制度、有自筹费用、有督查的“五有”机制,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共建共治共享整治成果。
(六)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制定下发《南华县农村户外广告“假乱俗”乱象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清理残垣断壁和违章违建建筑,全县共清除户外广告13270条、7430平方米。全县设立各级河长532名、落实村组巡查员841名,全年累计开展巡河4188次;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发动干部群众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4040吨、农业生产废弃物25441吨,清理库塘1120座、沟渠3815.1公里。近年来,全县2个村委会入选国家“森林乡村”、1个村委会入选省级“美丽乡村”、4个村委会入选州级“美丽乡村”、20个村被评为县级“美丽乡村”,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再次感谢你们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各位代表继续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
南华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9月28日
(联系人及电话:孔斌 722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