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雄忠、董丽、赵春菊、王连波、何有昆、何长春、何琼秀、李乔万、段学元、赵兴银、杨丽、王朝秀、杨继智代表:
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多措并举推进全县乡村振兴发展》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审议,已转建议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复函如下:
今年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华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狠抓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抓实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提升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落实联农带农机制,引入自然之星农业有限公司在龙川江流域流转土地980亩发展有机蔬菜种植,礼舍江低热河谷5000亩蔬菜、热带水果连片开发取得新进展;野生菌“一县一业”示范县项目稳步推进;完成人工食用菌种植5126.14亩,完成巨菌草种植3.47万亩,荷包豆移栽种植3800亩;发放肉牛贷款1.02亿元。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出两旗海生态景区、锦绣城特色商业街、雨露蘑菇小屋等多个融合发展“矩点”,特色民宿、露营地等新兴业态实现从无到有,兔街“村晚”入选全国“四季村晚”夏季示范点。全国首家彝绣研发中心“至善彝绣馆”落户南华,七彩彝绣获评省级非遗工坊、美丽工坊,彝绣作品远销国内外。
二、狠抓环境整治,提升群众宜居宜业水平
制定《南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等政策文件,组建工作专班,按照“两月一考核、两月一调度、两月一通报、两月一授旗”的工作机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为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庭院经济促农增收打好基础。全县已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个,省级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省级精品示范村2个、美丽村庄12个。
三、狠抓项目建设,夯实脱贫地区发展基础
科学编制项目规划。围绕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的原则,科学细致、因地制宜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183个总投资5.4亿元。截至9月底,争取中央及省州财政衔接资金11010万元(中央资金7712万元、省级资金3041万元、州级资金257万元),涉及72个项目,其中:产业发展项目49个,投资7213.7万元,占比70.5%;巩固三保障成果项目1个,中央资金投入315万元,占比3.1%;就业项目4个,投资443万元,占比4.3%;乡村建设行动项目18个,投资2259.3万元,占比22.1%。
四、狠抓沪滇协作,开创帮扶协作新局面
一是切实加强消费帮扶。投资5万元在嘉定区新建南华县消费帮扶示范窗口—南华县农特产品仓储驿站。组织企业赴嘉定区参加各类展销会、推介会,不断拓宽南华农特产品入沪渠道。实现东西部消费帮扶3637万元。二是加强人才交流。我县选派1名县处级干部和1名科级干部到嘉定区跟岗锻炼,上海嘉定区派遣1名医生到我县县医院支医;组织100名基层干部赴上海嘉定开展2期乡村振兴干部培训。三是强化产业帮扶。持续巩固河硐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4家企业入园发展花卉、食用菌、玉米制种等产业,新增引导落地企业投资250万元;投入沪滇资金1350万元,在罗家屯绿色食品园区建设野生菌加工车间,用于食用菌研发和产品精深加工,打造食用菌“产、供、加、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五、狠抓基层基础,激发乡村振兴强劲动能
一是强化人才培育。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363名;组织351名返乡大学生、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务工人员等参与线上直播电商数字人才培训;成功举办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云南省乡村振兴局主办的乡村工匠(刺绣、银器制作)职业技能试点比赛暨乡村工匠遴选分类项目云南座谈会和第二届“东大杯”彝族刺绣职业技能大赛,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乡村工匠品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培强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坚持示范引领,充分挖掘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发展食用菌、肉牛、荷包豆等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69.5万元,同比增长17.5%。
下步工作中,县乡村振兴局将持续充分调研,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一是持续落实增收措施,推动农村群众增收。扎实做好稳定产业就业各项工作,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把推动农民增收与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利益联结既联得上更联得实,带动农村群众收入更加持续稳定。二是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厚积乡村发展动能。整合各级资源,用好用活政策,精准安全使用衔接资金,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脱贫地区必要的水、电、路、网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三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积蓄人才振兴力量。扎实开展农村致富“新农人”培育,力争每年每村培育3至5名创业致富“新农人”,不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感谢对全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代表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将迈上新台阶。
南华县乡村振兴局
2023年9月29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段加权 0878—722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