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丕芬、杨莉委员:
你们在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南华产业集聚区申报及开发建设的提案》(第88号)交由我局办理,感谢你们对全县园区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办理情况复函如下:
一、南华县特色产业集聚区申报和认定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开发区优化提升有关工作的通知》(云办通〔2022〕33号)、《楚雄州各类开发区优化提升实施方案》精神,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高度重视,根据州级特色产业集聚区申报和认定相关工作要求。按照相关申报流程,对设立南华县特色产业集聚区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全面充分论证,形成了《南华县特色产业集聚区研究论证报告》《南华县特色产业集聚区实施方案》,并于2022年8月按程序上报州工信局审查,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后,重新按程序上报。按照省工信厅关于开展审核州级工信产业集聚区的工作通知,2023年3月9日,我县特色产业集聚区申报材料通过州级部门和专家的联合审查,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州工信局出具了初审报告,并于3月31日上报省工信厅开展省级审查。申报材料上报后,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县工信商务科技局积极与省、州工信部门汇报对接,及时了解掌握审查工作开展情况,根据省工信厅梳理的补充修改材料要求,先后三次对申报材料进行的补充完善并及时上报。2023年4月25日,省工信厅邀请省级相关部门推荐的各行业领域专家组成省级评审专家组,对我县的州级产业集聚区申报材料进行了省级专家评审,并反馈了专家评审意见。6月9日,根据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州(市)级工信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针对特色产业集聚区申报方案,县人民政府向州工信局、州发改委、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林草局进行了专题汇报,并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了申报材料。但根据《云南省州(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集聚区布局建设工作作流(试行)》“州(市)行政区域内省级以上开发区所在县(市、区)及拟布局建设的工信产业集聚区所在县(市、区)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周期超过3年或闲置土地发生率超过4%、已批准实施的成片开发方案到期未完成70%实施计划的,原则上不支持布局建设工信产业集聚区”的相关规定,由于武定县闲置土地发生率超过4%,且截至目前我县闲置土地发生率4.47%,暂不符合申报审核条件。
二、特色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情况
一是以云南·南华野生菌加工产业园、楚雄高新区南华拓展区、南华县物流集散中心3个专债项目为依托,全面启动特色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园区用地开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环评等工作,着力打造以野生菌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制造(含生物制造)产业为主,以特色轻工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为辅的特色产业集聚区。目前,园区规划布局为“一园两区”,规划面积9.02平方公里,其中:老高坝特色轻工产业片区4.37平方公里,老红山绿色食品加工片区4.65平方公里。特色产业集聚区申报资料已按程序上报省工信厅。二是全面启动野生菌加工产业园核心区、绿色食品加工区建设,云南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野生菌王国大酒店及路网建设等子项目有序推进;投资约6.2亿元的年产10万吨精酿啤酒及5万吨果汁饮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及年产5万吨野生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落地并有序推进。1至6月,完成非能源工业投资9.77亿元,同比增长43.9%。三是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区有限公司签订结对共建工作协议,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融资、招商等能力。截至目前,南华县产业集聚区累计入驻企业64户,其中老高坝片区47户(现状28户,在建19户),老红山片区17户(现状13户,在建4户)。上半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74亿元,同比增长11.3%,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48亿元,同比增长20.2%。
在下步工作中,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将进一步加强向州工信局、省工信厅的汇报和跟踪对接,全力推动州级特色产业集聚区申报认定工作;同时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推进特色产业聚集区开发建设。
非常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及工信商务科技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并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南华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
2023年9月14日
(联系人及电话:吕剑锋 0878-722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