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分局拟对楚雄州白衣河南华县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南华县中医医院病房条件改造提升建设项目2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现将拟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7月26日—2024年8月6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传真):0878-7213613
通讯地址: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南华分局 邮编:675200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 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楚雄州白衣河南华县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雨露乡 |
南华县水务局 |
云南建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本次项目为新建,为白衣河河道治理项目,白衣河治理长度11.77km,左岸治理8.78km,其中防洪墙5.52km、护脚3.26km。右岸治理6.5km,其中防洪墙3.07km、护脚3.43km。河道清淤11.77km。新建农桥10座,排涝涵管26座。本项目总投资3531.1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7%。 |
一、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一)、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新建河堤等涉水工程的施工扰动,会对河道水生生物、陆生生物产生影响。施工导流期间部分河段会出现减脱水情况,对减脱水河段水生态环境会产生影响。施工期地表开挖损坏了植被,破坏了动植物所处的生境。同时引起新的水土流失,施工产生的弃渣处置不当可能产生水土流失影响。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若处置不当会对地表水体产生一定影响。施工场地的扬尘、运输途中的扬尘、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施工区的施工机械、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声环境产生影响。施工期会产生建材垃圾、废弃土石方、清淤底泥等,若处置不当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施工占地对被征地人口产生影响,用工、建材消耗及使用交通运输道路会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二)、项目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大气污染治理及防范措施:①工程施工地点位于河边,开挖土石方较为潮湿,产生的灰尘较少,通过洒水降尘可有效减少扬尘的产生,开挖土石方、砂石料等临时堆放可进行土工布遮盖措施;水泥等粉状物料堆存在施工营地,设置遮挡、避免裸露; ②混凝土拌合系统设置在施工营地内,施工营地四周设置围挡,并定期清洁,洒水降尘,混凝土拌合过程在混凝土搅拌机内封闭拌合,并采取降低水泥、砂料的投放高差,洒水降尘等措施,而后通过混凝土罐车运送至施工现场,减少粉尘产生量;施工营地内表土堆场设置土工布进行覆盖,定期洒水降尘。 ③土石方开挖、回填过程中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减少施工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④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 ⑤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运输车辆使用篷布遮盖,严禁在装运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 ⑥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要限速行驶; ⑦聘请专人,定期对场内道路进行清扫,消除积尘,维持路面平整和洁净。 ⑧平时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⑨施工结束后,应尽早对场区内的裸露地面进行植被恢复,减少扬尘的产生量和预防水土流失。 ⑩对表土表面采用防尘网进行遮盖,抑制扬尘扬散。 2、废水污染治理及防范措施:①施工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经搅拌机旁3m3废水收集池收集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 ②生活污水:项目4个施工营地分别设置1个生活污水收集池,生活污水收集池有效容积为3m³,厨房排水区各1个0.5m3隔油池预处理厨房含油废水。厨房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同其他生活污水通过集水沟和生活污水收集池收集后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在施工营地修建旱厕,并定期请当地农民进行清掏,用于农田施肥。 ③清淤底泥渗滤水:底泥晾晒区域应该设置临时围挡,且在低洼处设置临时沉淀池收集清淤底泥渗滤水,清淤底泥渗滤水经临时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尽量用于施工洒水降尘或者施工作业,回用不完的排入河道内。 ④利用枯水时段施工,采用河流局部导流措施。 ⑤基坑涌水经沉淀处理后汇入河流。 ⑥雨天地表径流:在施工营地、表土堆场和道路区地势低处等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各沟渠末端设置临时沉淀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雨天地表径流经临时截排水沟引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及场地洒水降尘,回用不完的就近排入河道。 ⑦对施工人员加强管理教育,不得随意倾倒废水进入河道。 ⑧分段进行施工,治理一段恢复一段,通过对河流进行引流的方式,即治理左岸时,河流引至右岸,避让河道施工段。 ⑨施工期河道取水,须用网箱围挡,减少仔鱼卷载。 3、噪声污染治理及防范措施:①尽量选用低噪声施工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免因机械故障而产生噪声。 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噪声敏感区域禁止在夜间(22:00至次日6:00)进行施工作业和运输行车。 ③运输车辆路过关心点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④对施工营地采取临时围挡措施,减轻噪声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及防范措施: ①剥离的表土堆放于就近设置的表土堆场,施工结束后,剥离的表土全部用于河堤植草护坡、临时占地区域复耕。施工开挖产生的其余土石方用于基础回填、防洪墙后回填、砂石垫层回填等,做到挖填平衡,无弃方产生;建筑垃圾清运至管理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②生活垃圾使用垃圾桶集中收集后运至最近的生活垃圾收集点进行处置。 ③项目各施工营地旱厕粪便定期清掏,就近回用于农田施肥。 ④厨余垃圾于食堂附近设置泔水桶收集,按当地住建部门要求处置,不外排。 ⑤底泥现场用编织袋袋装后暂存于河道两侧宽缓区域,经自然晾干至含水率60%及以下后用于堤后回填。 5、生态措施: 5.1植被与植物保护措施 ①工程施工前应对工程占用区域内可利用的表土进行剥离,单独堆存,加强表土堆存防护及管理,确保有效回用; ②因地制宜,制定生态修复方案,选用使用原生表土和乡土物种,施工结束后尽快完成植被恢复; ③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禁止在征地范围外施工,避免占用征地范围外的植被。 5.2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①施工中制定保护动物的专门规定,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项目区施工中的动物多样性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②加强对项目区内的生态保护,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③加强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教育,严禁猎杀任何哺乳类,严禁打鸟、捕鸟和破坏鸟类的生境,严禁捕蛇、捉蛙和破坏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境。 ④在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动物栖息地生境的破坏。 ⑤加强施工人员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教育。 5.3水生生物保护措施 ②临河工程设置围堰围挡,施工结束及时拆除。 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过程中不打捞鱼类。 ④施工期加强管理,不得将弃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弃置在河道内,不得污染河流水质。 6、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①设计阶段已充分考虑避让,从设计角度出发,对基本农田进行有效避让。 ②按规范施工,减少永久占用基本农田。 ③对于永久占用部分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云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等的规定,补充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不少于0.83hm2),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按照要求足额落实耕地开垦资金,切实做到占补平衡。地方人民政府应结合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复垦等工作,要求建设单位做好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提高补充耕地质量。 ④对于临时占用部分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临时占用结束后,对临时占地恢复其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临时占用的旱地复耕覆土后可立即恢复生产,影响12个月的生产和土地利用方式应按占用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 二、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一)、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通过河道治理工程,提高了河道防洪能力。本项目为河道治理项目,运营期无工业生产活动,也不新增设置泵站以及河道管理所等办公生活设施,无废气、废水、固废、噪声产生。 (二)、项目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生态保护措施 (1)加强项目完工后对河流环境的管理工作,未经处理的废水不得排入河道,以防止毒害水生生物和水体富营养化。同时要定时打捞水面垃圾,减少河流本身的内源污染。 (2)合理利用河道沿线的土地资源,保护好河道沿线植被,减少土木工程、土壤裸露等所流失的水土和营养。 (3)选择适宜的河道生态绿化植物,加强种间和种内不同生态型和变种的选择和筛选,促进栽培植物及建成群落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2、水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无废水产生;加强河道、景观绿化建设和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建设。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河道拦污垃圾应根据垃圾性质分类收集,及时清运至附近村寨生活垃圾收集点与村寨生活垃圾一同处置。 4、其他保护措施 项目为河道整治堤防建设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均不设置管理场地。项目建成后可保护白衣河两岸生态系统,可阻止水流对岸坡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将现破损的土堤更换为格宾笼生态土河堤,并在河岸、边坡和临时占地区域进行绿化,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项目对河岸两侧种植垂柳等景观植物,将河岸打造成为新的风景线。 三、结论 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在全面落实本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
2 |
南华县中医医院病房条件改造提升建设项目 |
南华县中医院医院院内 |
南华县中医医院 |
云南环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符合《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涉及总建筑面积6072平方米,其中:1.改造面积6072平方米,改造床位163张。主要改造内容为将办公用房改造成住院病房,改造建筑面积6072平方米,新增病房50间,其中:1人间1间,2人间7间,3人间33间,ICU病房1间6张,理疗室8间43张,改造新增床位163张;2.对现有病房81间开展卫生间改造提升;3.开展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环境建设;4.实施智慧病房改造;5.病房相关设施设备采购。 |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水:①施工工具清洗废水用桶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区域洒水降尘,不外排;②施工人员清洁废水经公共化粪池房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废气:①项目施工全部在厂房内进行,实行封闭施工,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②装修材料必须采用符合国家相关绿色环保标准的产品;③合理安排喷涂作业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涂料异味;④在装修期间,应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涂料完成后应每天进行通风换气;⑤施工场地要定期进行清扫及洒水降尘;施工期使用散料全部进行覆盖,施工固废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3.固体废物:①设备拆包过程产生的包装箱等废包装材料,集中收集后外售废品收购商;②施工人员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至园区公共垃圾房,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4.噪声:①选用噪声相对较低的施工机械设备;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中午12:00~14:00及夜间不施工,若必须进行夜间作业,需按要求提前向主管部门申请;③在施工机械的设备与基础或连接部位之间采用弹簧减震、橡胶减震、管道减震、阻尼减震技术,可减少动量,降低噪声;④禁止施工人员抛掷物品,搬运时尽量轻拿轻放。 二、运营期环保对策措施 1.废水:①门诊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原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②病房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原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③食堂废水经位于食堂北侧的隔油池收集处理后进入原有化粪池预处理后再排入原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大气:①针对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恶臭的防治,本项目化粪池采取地埋式设计,加强密闭性,清掏时产生的污泥及时清运的措施。②项目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置,日产日清;医疗废物暂存于原有项目医废暂存间,存放时间不超过48h,医疗废物暂存间采用封闭式建筑,内部设有紫外线消毒灯,医疗废物使用医废收集桶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原项目的医疗废物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楚雄亚太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清运处置,每次转运后认真规范填写转移联单。卫生间通过加强清扫频次,保持清洁卫生及通风,臭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③医院消毒异味主要为消毒剂挥发产生,其产生量不大,且主要在室内产生,呈无组织排放,通过加强通风,消毒异味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④食堂油烟经净化处理后通过建筑楼顶的排气筒排放,经大气稀释、扩散,影响甚微。 3.噪声:项目内医患交流噪声主要为医疗过错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其病人家属产生的说话声,项目可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门诊、急诊部的操作流程,并设咨询处由专人指导病人就医,禁止在医院内高声喧哗等行为,可将噪声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同时由于均为室内噪声,经过墙体隔声、距离衰减后对外环境的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①生活垃圾经垃圾箱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②医疗固废分类收集包装,由专人清运至项目医废暂存间存放。最终委托楚雄亚太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清运处置;③污泥不在项目区暂存,及时委托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清运处置;④餐厨垃圾由专用塑料桶收集后由专业餐厨垃圾单位统一收集处理;⑤食堂设置带盖塑料桶收集泔水,收集之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进行控制。重点防渗区: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防渗要求对医废暂存间区域进行重点防渗,采用水泥+2mm厚HDPE+环氧树脂,渗透系数≤10-10cm/s,且医疗废物暂存间要求地面和1.0米高的墙裙必须硬化。一般防渗区:污水处理站地面、化粪池四周及池底采用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或以上的商品混凝土浇筑,厚度大于10cm,防渗技术要求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10-7cm/s。简单防渗区:其他区域采取一般水泥硬化处理。 6.生态:本项目位于南华县龙川镇龙坪北路,利用原医院科室病房及收购的南华县圆宝酒店原址进行改造,不新增用地,为改建项目,周边人为活动活跃,已无自然植被存在,项目用地范围内无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故项目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7.风险:①次氯酸钠、乙醇泄漏风险防范措施 A、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远离火种、热源,密封包装; B、污水处理站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C、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D、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治包装及容器损坏; E、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②医疗废水事故排放风险防范措施 A、委托有环保工程建设资质的单位对项目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进行设计、施工,保证污水处理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B、加强污水处理系统设备、管线、阀门等设备元器件的维护保养,对系统的薄弱环节如消毒设备等易出故障的地方,加强检查、维护保养,及时更新。对处理设备故障要及时抢修。 ③医疗废物泄露风险防范措施 A、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在病房、诊室其它产生医疗废物的地方均设置废物收集设施,废物贮存装置接近废物产生地; B、分类收集,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C、医疗废物转运车要求满载后车厢容积留有1/4的空间不装载,以利于内部空气循环,便于消毒和冷藏降温;车厢内部表面采用耐腐蚀、便于消毒和清洗的材料,表面平整,具有一定强度,车厢底部周围及转角应圆滑,不留死角;车厢经防渗处理,在装载货物时,即使车厢内部有液体,也不会渗漏到箱体保温层和外部环境中;为保证在非满载运输车辆紧急启、停或事故时医疗废物周转箱不会翻转,在车厢内部设置有对货物进行固定的装置。 ④氧气泄露风险防范措施 A、氧气泄露后应加强通风扩散,避免聚集; B、项目应严格按有关要求注意安全事故的发生,氧气储存应远离火种、热源。并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C、准备必要的消防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 D、加强病房氧气罐的日常维护及检查,对出现的泄漏要及时采取措施,对隐患要坚决消除,实行以防火为中心的安全管理; 项目应制定应急措施,当发生紧急事故时应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最有效地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