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紧盯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重点工作任务,全力唱好优化营商环境“重头戏”,持续巩固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果,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规范服务行为,提升部门协同监管,不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见实见效。
以改革创新,注入交易发展新动力。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历经纸质交易到电子化交易转变,从面对面开标评标到不见面开标评标转变,从主客场评标到远程异地“三随机”工位评标转变。从2023年3月开始实现州内远程异地工位评标制度,实行“三随机”交易,即:“项目随机、专家随机、工位随机”;从2023年10月开始实行省内州外5个地州(丽江、大理、怒江、迪庆、楚雄)远程异地工位评标;从2024年1月开始实行省内工程建设远程异地评审全省工位“大循环”。科学有效解决人为干预、暗箱操作和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项目评审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以减负惠企,释放市场主体新活力。县交易中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惠企惠民,提升工作质效的抓手,助推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运用投标保证保险、银行保函等方式替代缴纳投标保证金,实行投标保证金0.25个工作日退还和投标保证金减免50%制度,2023年共减免投标保证金42.2万元,共有1555家投标企业选择购买保证保险缴纳投标保证金,释放企业资金13341.4万元。我们将紧跟改革,对依法必须招标且招标的金额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免于收取无失信记录企业的投标保证金,更好地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着力助企减负降本。
以创新举措,提升交易服务新效力。一是县交易中心抓好、抓实、抓细交易现场管理,把全省各地州在线监督系统服务器IP地址,专家在线评标系统签到步骤,更改在线监督系统服务器IP地址,加入远程异地评标室方法粘贴在评标工位上,让评审专家迅速掌握方法步骤。对场内违纪违规行为“零容忍”,数据安全管控“零纰漏”,及时纠正监控视频不规范、身份标识牌不按规定佩戴等问题,守护交易现场“正义”,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二是落实网络安全责任。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结合行业风险防控工作,不断梳理、细化环节控制和防范网络信息安全漏洞,建立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反馈和追溯机制,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各项系统及网络安全相关设备,及时清理整改“两网”联通情况,确保各项进场业务安全高效、平稳运行。三是筑牢廉洁意识。开评标前对代理机构和专家评委进行廉政提醒,开展警示教育,签署廉政及保密承诺书,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严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评标纪律,做到依法依规交易、廉洁交易、优质交易。
以部门联动,构建网格监管新合力。一是构建网格化监管机制,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时将评标见证跟踪过程中发现的疑似违法违规问题固定证据资料后,书面将问题线索报告行政监管部门,并配合行政监管部门立案调查。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年初与市场监管部门联系,把招标投标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的行业部门纳入全县“双随机、一公开”方案中。二是保障招标文件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档案规范完整和安全,强调招标人是异议处理和合同签订的主体,畅通异议渠道,按照异议投送渠道,及时在线上或线下进行回复。加大招标单位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力度,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优质高效开展。三是巩固招标投标领域隐性壁垒专项整治成果,梳理全州各县(市)反馈的问题,有针对性提供给进场交易招标单位及相关行政监管部门,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反弹,进一步破除所有制歧视、地方保护等隐性壁垒突出问题。
2023年南华县共完成交易项目56个,交易额159087.08万元。其中:工程建设项目29个,交易额132454.6万元;政府采购11个,交易额2501.18万元;土地挂牌12个,交易额8832.9万元;产权交易4个,交易额15298.4万元,节约资金719.57万元。在线开标率、远程异地评标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达100%。真情服务,锐意改革,切实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交易主体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