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民族宗教委:
你在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在校青少年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提得很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符合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当前工作重点。我局接到提案后,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明确办理工作责任和措施,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和水平。
我县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在硬件设施等财力、物力方面给予较大投入,在青少年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措施上采取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育模式,不断提高了学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全面推进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贯彻落实,在年初印发的《2021年南华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列入了全县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来安排部署,并作为“八五”普法启动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来实施,为全面推动全县青少年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奠定了基础。二是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作用,为青少年学生接受法治教育搭建平台。我县在县城先后建成了南华县思源学校、南华县第一中学2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基地内建有“青少年美德榜样阳光厅”和“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厅”,由前言形象墙、殷切希望、国家意识、家庭与我、学校与我、社会与我、学法用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板块(厅室)组成,用多形式、多角度的方式展现了与青少年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为在校青少年学生搭建了法治教育平台,接待了校内校外师生1300余人次。同时,学校还组织青少年学生到县法院参加庭审旁听1次50人,回来后,在班主任的组织下,采用主题班会组建少年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感受庭审过程,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推动了青少年积极参与法治实践活动。三是认真落实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法治宣传作用。我县高度重视法治副校长工作,及时从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等政法单位调整充实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工作能力强的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行政干警到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全县城区8所中小学校和各乡镇20所中小学校都配齐配强了法制副校长,做到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健全完善,责任明确,每位法制副校长每年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少于2次。一年来,全县学校法制副校长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59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份(册),送法进课堂率达100%。四是充分发挥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作用,加强对问题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不遵守校纪校规的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我县在南华一中建成了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为一体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针对问题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不遵守校纪校规的学生开展心理疏导,为学生解答困惑,纠正学生存在的现时问题,防止学生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2019年11月以来,累计为1000多名学生做过团队辅导和个人心理辅导。五是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规范学校法治教育课程课时设置,优化课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全县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法治教育,按照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按时完成学校法治教育课程,认真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六是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格局,为保护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县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专栏、户外广告牌、电子显示屏、法律宣讲、道德讲堂、送法进学校等活动,依托互联网平台、南华手机快讯、综治宣传平台、法治文化广场等媒介,认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校园欺凌行为预防治理等多形式的学校治理工作,切实承担起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学生教育的共同责任,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合力,努力营造让全社会都是关心、关爱、关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教育氛围,逐步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学校治理工作体系。
南华县司法局
2021年9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何国荣 7227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