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选联工委、县政府办:
按照县人大、县人民政府2023年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交办要求,县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切实提高办理成效,现将南华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议案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议案交办情况
2023年,南华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交我局办理代表议案3件(经大会主席团审议,已转为建议)、建议2件。收到承办建议后,县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牵头进行安排落实,分管领导负责统筹具体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将所有承办建议根据职能分工,分解到相关股室,并督促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切实提高办理成效。
二、办理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的重要途径,收到承办建议后,局班子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领导小组,细化分解落实,划分办理职责,明确办理时限,确保落实建议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股室具体负责办理落实。二是认真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股室认真对代表建议进行分析研究,逐一进行办理落实,确保建议办理落到实处。三是注重质量,确保办理工作取得实效。在建议办理时,注意把好“三关”,促使建议办理程序规范化。即把好“拟办关”,根据代表建议内容,结合我单位职责分工交由相关股室提出办理建议;把好“征询意见”关,在办理过程中,通过和每一位代表团成员面对面进行办理情况意见征询,充分听取代表团成员对建议办理答复的意见建议,确保建议在办理过程中得到最充分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办理结果满意率100%,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四是及时录入。在建议办理完结后,及时在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进行录入。
三、办理情况
南华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共交我局办理代表建议5件(第164—168号),4列为A类办理,1件列为C类办理,并已办理完结,具体办理情况为:
(一)阿文东、周正国、鲁富兴等14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合理南华一中校点布局,合并南北校区将文明路南华一中段划入校园的议案》(第164号)
县教育体育局加强与相关部门间的协调联系,待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连通东西片区和连通南北片区的新城镇道路建成后,将向县规委会申请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合并南北校区,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在校园东面大巷口与文明路交叉口处重新建盖南华一中东门,在运动场南面建盖南华一中南大门。因城市发展规划调整及新城镇建设需纳入长远规划逐步推进,代表所提出的方案短期内无法实施。
该建议列入C类办理完结。
(二)杨继智、普雄忠、董丽等13位代表提出的《关于缓解乡村教师老龄化问题,促进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议案》(第165号)
近年来,我县通过不断补充招聘新教师、合理统筹教师交流轮岗、推进“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等方式,教师老龄化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一是持续补充学校教师,充实教师队伍。2018年至2023年,我县共补充事业人员364人。其中:2018年补充44人,2019年补充80人,2020年补充77人,2021年补充43人,2022年补充48人,2023年补充72人。部分学校教师队伍得到大幅补充,教师年龄结构得到优化。二是合理统筹教师交流轮岗。自2017年9月起,我县全面实施每两年为一轮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2017年至2019年共有77名城区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到坝区及山区学校,坝区及山区学校派出对等数量的教师到城区学校进行交流轮岗;2019年至2021年共有43名城区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到坝区及山区学校,坝区及山区学校派出对等数量的教师到城区学校进行交流轮岗;2021年9月至今共有49名城区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到坝区及山区学校,坝区及山区学校派出对等数量的教师到城区学校进行交流轮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际间教师的合理流动。三是推进“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改革。2022年9月,我县采取公开聘任及组织调剂等方式,对系统内的104名教师进行了岗位调整,同时会同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及时办理了调整教师的工资人事关系,2023年通过跨校竞聘对62名教师进行岗位调整,教育主管部门实现了人事关系集中管理。
该建议列入A类办理完结。
(三)周国臣、罗中良、罗华英等11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实施沙桥中心学校扩建项目的议案》(第166号)
一是规划建筑面积2940平方米总投资882万元的沙桥中心完小教学综合楼建设已列入“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实施项目,计划在2024-2025年实施。二是学校运动场建设已纳入2024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向上申报,计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43万元。三是教师周转房建设已纳入南华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目前,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在全力推进中。四是项目建设用地已完成国土空间规划调整,目前已经按照相关程序办理用地手续。
该建议列入A类办理完结。
(四)段娅萍、童定龙、张应香等6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闲置校舍资产利用效益的建议》(第167号)
经排查,我县闲置学校87所、闲置校园面积14.89万平方米、闲置校舍面积4.02万平方米,闲置固定资产原值5068万元。权属明晰的闲置校舍18所,其中:罗武庄乡共有闲置校舍6所,目前,除石头窝小学由罗武庄中心学校管理处闲置状态外,其他5所均已由当地村民委员会管理使用,已发挥其利用价值。下步我局将制定闲置校舍处置方案,规范我县闲置校园校舍的处置管理,盘活闲置资源,促进教育资产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该建议列入A类办理完结。
(五)李忠武、李云琴、周琼代表提出的《关于将五顶山乡辖区内村级闲置校舍交由临近村委会管理使用的建议》(第168号)
五顶山乡共有闲置校舍6所,目前,牛丛完小和王家完小由于村委会管理使用,其他4所均由五顶山中心学校管理处闲置状态。下步我局将制定闲置校舍处置方案,为规范我县闲置校园校舍的处置管理,盘活闲置资源,促进教育资产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建议对目前闲置的学校划拨给各乡镇人民政府,待县人民政府同意后,五顶山乡的柳德小学、鼠街小学、力苴小学和阿鸟小学校舍均可划拨给五顶山乡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政府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将闲置校舍用作乡村文化场所、卫生室、农村社区服务设施等农村公益事业,也可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
该建议列入A类办理完结。
四、存在困难问题及下步努力方向
一年来,在县人大和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以及在县人大代表的理解支持下,我局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部分建议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所需资金较大、工作持续性较长等因素,部分建议短时间内落实还存在一定困难,办理工作也存在如调查研究不透、落实力度不够、答复意见不规范等问题。下步工作中,我局将继续努力,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将后续工作落实到位,一抓到底,确保办理工作取得实效,不断推进全县教育体育事业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