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南华县委员会党史研究室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目录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中共南华县委党史研究室是县委直属正科级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县委“党管党史”工作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关于党史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全县党史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发挥党史工作存史和资政育人作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二)开展南华县地方党史的征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组织地方党史书刊的编辑、出版、发行;负责南华县地方党史、革命史作品出版、发行前的审查,做好党史资料信息库的建设和管理。
(三)发挥资政育人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指导党史、革命史及重大纪念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党的光荣传统、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为我县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四)对涉及全县地方党史全局性、政策性的重要事项进行指导和管理,负责有关本县地方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设施修建的规划、呈报和党史题材文艺、影视创作的史实审定工作,处理好有关党史方面的来信来访。
(五)为县委处理有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党史资料依据和意见。全力做好南华革命老区县的打造。
(六)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党史研究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机构设置情况
2017年,南华县委党史研究室有财政供养的干部职工(含退休)7名,其中:在职干部职工5名(正科级领导1名,副科级领导1名,科员(副科级职级)2名,科员1名),退休干部2名。
(三)重点工作概述
(一)把握政治方向,编好县委执政纪要
2017年,按照“抓住重点、突出亮点、形成特点”工作要求,认真组织《中共南华县委执政纪要》(2016)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补充完善,严格编审、校对,全面完成县级领导送审、完成会签。《中共南华县委执政纪要》(2016)共刊印600册,全书设概述、殷切关怀、执政论坛、重要决策、纪委工作、县委部门工作、党委(党组)工作、群团组织工作、乡镇党委工作、县委大事、先锋颂、附录12个部分,收录图文照片33张。在确保整书质量的基础上,于2017年12月底完成出版发行。
(二)突出时代主题,强化党史宣传教育
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认真开展党史党性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七一”建党节和“9.30”烈士公祭日等重大节庆日,认真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六进”活动。2017年共组织5场党史党性主题教育,撰写上报10篇党史工作和理论文章。从2017年9月开始,做到全县各初级中学全面开展党史宣传教育进校园全覆盖,各校制定完善党史教学培训计划,明确1名授课教师,安排教学课时,认真开展《中共楚雄历史常识读本》等教育教学活动,切实加强地方党史宣传。2017年11月21日,在两旗海湿地公园小广场和南华一中分别举行张舫烈士铜像落成和中共镇南师范党支部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州委党史研究室领导、县委领导、县级有关部门党员干部代表、共青团代表、少先队代表、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代表、部分老同志及张舫烈士亲友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仪式,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面和影响力。
(三)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党史征集研究
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党史资料征集体系,积极做好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工作。做好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建立资料体系框架,力所能及地开展研究、利用工作,为服务全县发展作出贡献,为服务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整理编辑《南华农业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专辑,全面总结全县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进程,充分展现农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编辑出版《中共南华县历史》第三卷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发挥资源优势,做好革命遗址保护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南华县革命遗址保护办法》和《南华县革命遗址修缮规划》,继续做好对大田边纵八支队纪念碑等9个红色景点的保护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省州党史部门联系南华的优势,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革命遗址保护建设项目。2017年投资5万元对“南华县革命老区县纪念碑”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等整体修缮;投资26.95万元对“镇南师范党支部纪念碑”进行整体搬迁重建;投资31.79万元新建第9个红色景点:张舫烈士铜像;投资45万元正在建设第10个红色景点:咪嘿们党史党建展室和滇西人民自卫团一支队二大队纪念碑。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18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供给单位1个;部分供给单位0个;特殊供给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0个;参公管理事业单位1个;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0个。截至2017年11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5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事业编制5人。在职实有5人,其中: 财政全供养5人,财政部分供养0人,非财政供养0人。
离退休人员 2人,其中: 离休 0人,退休2人。
车辆编制0辆,实有车辆0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18年部门财务总收入827733.45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827733.45元,政府性基金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元,事业收入0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元,其他收入0元。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18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 827733.45元,其中:本年收入827733.45元,上年结转收入0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827733.45元(本级财力827733.45元,专项收入0元,执法办案补助0元,收费成本补偿0元,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0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0元),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元。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17年部门预算总支出827733.45元。本级财力安排支出 827733.45元,其中,基本支出827733.45元,项目支出0元。
(一)本级财力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功能科目分组,主要用于。
(二)本级财力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经济科目分组(其中:基本支出827733.45元,项目支出0元)。
五、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列入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情况
部门列入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为: 金额0元,主要用于。
(二)与中央配套事项
功能科目分组,主要用于。
(三)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功能科目分组,主要用于。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0个,采购预算资金0元。
七、基本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
(一)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二)
(三)
八、项目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
(一)
(二)
(三)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其中: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非税收入主要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不少于两个名词解释)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鉴于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需在完成2017年决算编制后才能统计汇总相关数据,因此,将在公开2017年度部门决算时一并公开部门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十、重点绩效评价结果等预算绩效情况
暂无此信息
中国共产党南华县委员会党史研究室部门年初预算数和上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对比表 单位:元(保留两位小数) |
|||
项目 |
年初预算数 |
上年预算调整数 |
|
1.因公出国(境)经费 |
0 |
0 |
|
2.公务接待费 |
5000 |
0 |
|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
|||
其中:(1)公务用车购置 |
0 |
0 |
|
(2)运行维护费 |
|||
注: 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1)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领导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3)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说明
因严格按中央八项规定减少公务接待,大力压缩三公经费预算,年初预算数较上年预算调整数相比,“公务接待费”(增加)5000元,原因是增加预算;运行维护费减少(增加) 0 元,原因是无公务用车。
文章附件(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