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2016年财政总决算
2016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努力应对经济下行、政策性减收和刚性支出压力剧增的严峻形势,努力增收节支,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障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基本民生支出,扎实推进财税各项改革,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绩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331万元,为年初预算数43,828万元的101.1%,比2015年完成数40,961万元增收3,370万元,增长8.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7,887万元,为年初预算数179,593万元的99.1%,比2015年完成数171,041万元增支6,846万元,增长4%。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331万元,转移性收入(上级补助收入)125,12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263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43万元,调入资金282万元,新增债券收入6,8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0,320万元,收入总计219,66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887万元,转移性支出(上解支出)1,389万元,债券还本支出40,320万元,支出总计219,623万元;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余37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3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838万元,为年初预算数6,000万元的114%,比2015年完成数6,623万元增收215万元,增长3.2%。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801万元,为年初预算数10,675万元的73.1 %,比2015年完成数11,576万元减支3,775万元,下降32.6%。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838万元,转移性收入(上级补助收入)1,29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7万元,收入总计8,22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801万元,支出总计7,801万元;收支相抵,基金预算年终结余424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1,759万元,为年初预算数25,077万元的126.6%,比2015年完成数25,147万元增收6,612万元,增长26.3%。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3,840万元,为年初预算数22,738万元的104.8%,比2015年完成数20,183万元增支3,657万元,增长18.1%。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1,75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6,485万元,收入总计48,244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3,84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 24,404万元。
财政收支及平衡情况详见附表。上述报告数字均为县内决算汇总数,待州财政局批复我县2016年度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16年财政工作情况
(一)狠抓征管,增强财政保障能力。2016年,全县财政收入在税源基础薄弱、部分企业停产整顿、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新开工项目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县人民政府高位协调,千方百计挖掘财源,竭尽全力组织财政收入。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制定《南华县抓财税收支专项行动方案》,将全年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征收部门,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落实,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严格依法治税。强化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严禁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超越权限多征、预征或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税款,严厉打击各种漏税、逃税和骗税行为,坚持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三是加强分析协调。县人民政府多次召开财税分析会议,认真分析税收增减因素,充分挖掘税源,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控,结合财税政策的变化,分税种逐项分析增减原因,努力挖掘收入增长点。四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加大对各类资源资产类非税收入的征缴、监管力度,拓宽收入领域,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二)优化支出,着力保障民生支出。县财政以保障民生为重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民生投入,全力打造民生财政;。2016年,全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43,32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一是认真落实三保责任。在2015年基础上增加三保支出19,000万元,确保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基本民生有效保障。二是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县教育支出31,565万元,其中,拨付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发展等专项资金12,545万元,安排义务教育公用经费2,595万元,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2,321万元。全县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得到足额发放,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促进了教育优先发展。三是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全县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2,856万元,其中,兑现医疗补偿金、计划生育奖优免补和独生子女保健费8,959.67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592万元,着力提高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同时,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全年县财政投入公立医院经费2,834万元,比2015年增加1,709万元,增长151.9%,切实提高了公立医院保障水平,推动公立医院发展。四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139万元,其中,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民政优抚救济等补助8,099.7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404.1万元,兑付残疾人两项补贴113.61万元,切实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足额发放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提标资金,认真落实贷免扶补政策,积极支持就业再就业。五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县住房保障支出9,749万元,其中,拨付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等专项资金6,108万元,完成棚户区改造1323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2440户。六是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县级财政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着力支持脱贫攻坚,统筹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引导行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年累计兑现各类强农惠农补贴资金5,104.87万元,惠及10个乡镇128个村委会5.42万农户。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惠制项目62个、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10个;四位一体建设试点项目3个,共涉及75个项目村组,项目总投资4,707.83万元。争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122万元,实施了马街镇、罗武庄乡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建设。
(三)发挥职能,支持经济社会发展。2016年,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多方筹措资金,全力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积极争取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认真分析研究财政政策,主动向省州财政部门汇报反映情况,争取省、州财政部门给予更大的理解与支持,全年累计争取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资金129,939万元,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42,574万元,具有专项性质的转移支付补助87,365万元。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三保目标,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转贷资金47,120万元(其中置换债券资金40,320万元,新增债券资金6,800万元),确保了全县重点建设项目贷款本息的按期偿还,并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三是县级财政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00万元,烤烟生产扶持资金740万元,招商引资经费150万元,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向上争取资金工作。
(四)深化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财政部门按照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切实深化各项改革,着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细化编制,全县76个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全部提交预算审查专家委员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二是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全县76个预算单位全部公开了2016年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和2015年财政预决算,公开率达100%。三是全面推开营改增工作。按照省州要求,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工作。四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改革。在县级部门全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全县10个乡镇均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加强了预算执行的动态管理。五是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编制。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省政府关于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南华县中期财政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按先易后难、由简入繁逐步完善的步骤,编制完成了2016年至2018年中期财政规划,并开展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六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按中央、省、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工作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共盘活财政存量资金5,118万元,统筹用于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及民生、社会保障支出领域。七是深入推进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改革工作。制定出台《南华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等6个配套制度,为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八是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照财政职能职责,按时完成全县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全县共发放公务交通补贴550万元,处置取消公务用车65辆(公开拍卖40辆,报废25辆),实现公务用车处置收入78万元。九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充分运用绩效评价手段,对部分民生领域和重点支出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着力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十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对政府性债务的举借、规模控制、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同时积极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全年向省财政争取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资金47,120万元,切实规范县级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控制债务风险,有效解决县级政府融资难的问题。十一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组织全县193个预算单位以2015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全面开展资产清查;对原县委、县人民政府片区闲置资产进行盘活处置,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积极探索资产条形码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十二是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全年审批政府采购资金17,456万元,资金节约率达3%,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益。十三是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制定了《南华县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全年安排政府购买服务类资金1,351万元,支持了社会力量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五)强化约束,规范预算执行管理。一是硬化预算约束。年内除新增刚性支出和救灾等应急支出外,严格控制新增预算,确保工资发放、机构运转、民生政策和人大批准预算的有效执行,切实维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预算法》的严肃性和法律性。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制定出台了《南华县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和《南华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方案(试行)》,整合性质相同、目标相同、用途相似的各类资金,集中财力办好人民群众关注的大事、急事、难事。三是坚持厉行节约。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行政开支,厉行勤俭节约,制止奢侈浪费。2016年全县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2.9%。四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借助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强化民生资金监管,主要对教育类、社会保障类、三农类项目资金实行动态监控管理。积极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财务督导。全年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4户、预算单位财务督导38个。严格按照财政部要求,加强财政专户管理,认真做好单位账户年检工作,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
2016年,财政工作在困难和挑战较多的情况下,取得了极为不易的成绩,这是县委正确领导、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也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县广大财税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财税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源结构单一,财政增收后劲乏力。二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非税收入比重过大,可用财力不足。三是财政增支因素多,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四是政府偿债压力加重,财政债务风险日益突出。五是财力对上级财政依赖程度较高,争取上级资金工作难度大,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资金不足。六是预算约束力不够强,依法理财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于这些问题,今后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文章附件(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