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232400235701000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州关于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和规范,并依法进行管理。拟订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
(2)统筹规划全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
展,拟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
(3)管理全县性重大文化艺术活动,指导全县重点文化和旅游设施建设,组织全县旅游整体形象推广,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外合作和市场推广,制定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指导、推进全域旅游。
(4)指导、管理文艺事业,指导艺术创作生产,扶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文艺作品,推动各门类艺术、各艺术品种发展。
(5)负责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全县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惠民工程,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旅游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6)指导、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息化、标准化、智慧化建设。
(7)拟订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管理、指导文物、博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
(8)统筹规划文化和旅游产业,组织实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
(9)指导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进行行业监管,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
(10)指导全县文化和旅游综合执法,组织查处全县性、
跨区域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等市场的违法行为,督查督办大案要案,受理旅游者投诉,维护市场秩序。
(11)指导、管理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和宣传、推
广、促销工作,组织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走出去。
(12)负责全县文化艺术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青年文化艺术人才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参与文化院团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人才,开展文化艺术及旅游人才技能培训。协调、落实高层次人才有关服务工作。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一是旅游三大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20年,州下达我县旅游三大经济指标任务为:接待国内游客460万人次,海外游客246人次,实现旅游业经济总收入53.7亿元。1-11月,我县共接待国内游客419.22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91.13%;接待海外游客10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21.74%;实现旅游业经济收入56.4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5%。二是餐饮住宿业指标完成情况:1至3季度,39家住宿餐饮达限企业营业额为18113.8万元。其中:10家住宿业营业额为4482.9万元,同比增长21.59%;29家餐饮业营业额为13630.9万元,同比增长15.31%。三是文化娱乐业经营情况:1-11月,我县完成文化企业营业额为4920万元,同比增长2.9%,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25万元的97.9%;完成娱乐业营业额3021万元,同比增长2.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247万元的93%。
(2)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一是年内计划投资9.6亿元的旅游重点项目,1-11月,完成投资9.9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3%;二是整合旅游、人居环境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突出彝族文化特色,对咪依噜风情谷景区进行提升改造,建成了旅游设施配套、彝族民居特色突出、人居环境优美的岔河塑木彝族特色民居小镇,将岔河村打造成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三是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完成了楚永攀古镇精品自驾游线路规划编制、咪依噜风情谷智慧景区、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建设和涉旅企业诚信评价等“一部手机游云南”南华板块建设。四是投资30万元,完成了咪依噜风情谷景区年猪饭乡村旅游接待点旅游厕所建设。五是积极多方争取筹措资金100万余元,完成了10乡镇分馆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设和县文化馆非遗展厅提升改造。同时,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2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4亿元的100.09%;第五招商组完成策划包装项目8个,完成签约项目4个,争取州外到为资金3.3亿元。
(3)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一是成功承办“中国·南华第十七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网络办节。二是圆满完成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艺展演、技艺展示活动。我县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苏者跳歌调》为素材,编排了彝族歌舞《彝山悠歌》,参加了云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楚雄主会场文艺展演,组织了《镇南月琴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李树明、《彝族服饰》省级传承人丁兰英、《南华根雕》州级传承人刘龙兴、《火草纺织技艺》州级传承人罗翠英等7人参加了云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楚雄主会场展销活动,同时,在南华县城龙泉广场开展了系列优秀非遗宣传展演和优秀非遗传统技艺纯手工制作品展销活动。三是加强对本土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深度挖掘、收集、整理和提升,以兔街半坡蒙化调、阿卡舞、马街阿苏嗻等民族民间小调为素材,融入现代音乐元素,编创了女声小合唱《江迤小调》,舞蹈《唤》《茶韵》《跳乐作》《哀牢·情》、彝剧小戏《温暖人间》等7个集创新性、思想性、艺术性等为一体的、具有南华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歌舞、彝剧、花灯、小品等新剧节目,所创作的新剧节目代表南华县参加楚雄州新剧节目展演比赛,以正确的创作导向、卓越的创新意识、出色的表演技艺荣获一等奖,其中舞蹈《唤》代表楚雄州参加“奋斗杯”云南省群众文艺作品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代表楚雄州参加第四届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决赛,受到好评;彝剧小戏《温暖人间》代表楚雄州参加云南省“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宣讲大赛决赛荣获文艺类三等奖,舞蹈《廉政文化谱新篇》于今年7月参加由中共南华县委、南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南华县全面从严治党‘十个一’警示教育廉政文化精品汇演展演荣获‘一等奖’”。同时,还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编创了音乐快板《战胜疫情靠大家》、月琴弹唱《南华疫情防控顺口溜》、阿苏遮弹唱《疫情防控听我讲》和汉语彝腔说唱《疫情防控记心间》4部文艺宣传作品,在南华电视台七彩云端等媒体和单位微信公众号平台同步推送,其中,音乐快板《战胜疫情靠大家》还上了学习强国。四是深入推进“戏曲进乡村”“送戏下乡”工程。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文艺宣传演出10场次,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演出23场次,“戏曲进乡村”“送戏下乡”巡回演出32场次,圆满完成南华县2020年春节茶话会文艺演出,积极引导广大农村业余文艺队参与演出活动145场次。五是扎实推进“两馆一站”免费开放。今年以来,到罗武庄乡、县城异地搬迁安置点、南华耀莱成龙电影城、火星社区大秋树居民小组等地为群众现场免费书写春联25000多副;组织县内美术、书法、摄影家协会会员,创作“抗疫”美术、书法、摄影作品30余件;协助县总工会完成“中国梦·劳动美”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1-11月,县图书馆借阅图书10235册次,户网站读者访问量达25.3万余人。
(4)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一是紧紧围绕“提质、扩面、优服务”的总体思路,加大对餐饮服务业环境提升、服务提质的考核奖励力度,完成了县城233家“名厨亮灶”工程。二是以“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品牌为引领,依托南华高原特色农产品优势,成功举办雨露白族正月灯会,沙桥洋芋节、萝卜节以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等节日节庆活动,逐步打造一乡一特色,一镇一品牌的乡村旅游品牌。三是在培育市场主体、服务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上用心、用情、用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为平台,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强化政策扶持推动,积极帮助南华七彩彝 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云南琪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争取彝族刺绣培训经费30万元,开展培训16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失业妇女1080人。同时,依托“本色云品”项目,积极搭建产品网络营销平台,今年1至3季度,“七彩彝 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实现营业收入1170万元,带动从业绣女每月人均增收3000余元,还解决了836名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就业增加的目标,使彝族刺绣产业成为我县产业扶贫的典范。四是以咪依噜风情谷景区为载体,突出“野生菌王国”、“生态美食城”、“中国核桃之乡”品牌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招商项目为抓手,围绕“美丽南华、野菌飘香”,倾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示范品牌,带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县乡村旅游有直接、间接从业人员4680余人,有效发挥了乡村旅游业推进脱贫攻坚的作用。特别是我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岔河村便利的交通区位、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底蕴深厚的彝族文化、农耕文化优势,开发咪依噜风情谷3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岔河村打造成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为了全国“文化+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的典范,旅游业收入迅速提升,今年1至3季度,我县共接待游客327.78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经济收入42.5亿元。同时,县城两旗海湿地公园、岔河塑木小镇等城市综合体和健康休闲场所相继投入使用,G56杭瑞高速公路南华县境内沿线特色风貌打造工程完工,城区及各乡镇绿化美化亮化大幅提升,南华高铁站等一批基础设施相继建成运营,野生菌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步入集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有力推动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发展,目前,全县共有3A旅游景区1个、旅行社1家、星级宾馆10家,有标准床位4494个、从业人员3250余人,基本形成了城乡联动“吃、住、行、游、购、娱”紧密衔接、相互支撑、竞相发展的旅游文化产业体系。今年1至3季度,39家住宿餐饮达限企业营业额为18113.8万元。其中:10家住宿业营业额为4482.9万元,同比增长21.59%;29家餐饮业营业额为13630.9万元,同比增长15.31%。五是在咪依噜风情谷景区创办了镇南月琴传习所、农耕文化展室,组建彝族刺绣协会等,组织文学创作者加强对本土彝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编写了《岔河导游词》,出版发行了《南华风采录》《彝山情歌》和《哀牢民歌》《南华美食荟萃》等,动员民间艺人制作销售羊角酒杯、镇南月琴等民族手工工艺品,组建了“南华县岔河乡村旅游合作社”,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扩大原生态彝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带动面,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六是在全面提升旅游上线资源质量、加快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及涉旅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抓好咪依噜风情谷景区已建设的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慢直播、无线网络覆盖等项目的运营维护工作。同时,持续抓好“游云南”APP及“游云南智慧景区”小程序二维码的推广宣传力度,最大程度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全面展示我县旅游资源产品,让更多游客认识南华、了解南华。
(5)非遗传承保护情况:一是积极多方争取成立了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阿苏者跳歌调”传习所,定期组织开展传习、培训,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搭建了保护、传承、展示及宣传我县丰富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平台,有力推动我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审,积极举办各项目和传承人培训班,并制定出台了《南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和《南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金补助办法》,每年定期对全县省、州、县级传承人进行考核。同时,从2019年开始,每年给予省级8000元、州级3600元、县级1200元资金补助,充分调动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人带徒传艺,培育文化“能人”。目前,我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5项,传承人116人。其中,省级项目10项,省级传承人10名;州级项目12项,州级传承人21人;县级保护项目23项,县级传承人85名。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总数位居全州第一。三是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责任机制,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南华县文物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我局与各乡镇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签订了《南华县文物安全管护责任书》,加大巡查督查力度,同时,分别对罗武庄乡德苴观音寺、五顶山乡柳德礼拜寺安装独立式烟感探头报警器,切实提升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防护能力,今年以来,全县未发生文物安全事件。
(6)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情况:一是切实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全面实行“双随机”抽查;二是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三是建立和完善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今年1至9月,共组织执法检查12次,检查歌舞娱乐场所、网吧、音像制品销售、出版物经营、印刷复制企业等文化经营场所136家次,收缴非法书刊、碟片22册(盘),收缴宣扬封建迷信印刷品6件(册),排查隐患1(处),限期整改1(处),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29份,发放消防安全宣传材料1021份;出动文化旅游市场整治执法人员9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辆次,对全县4家大型购物超市、7家星级宾馆、1家旅行社、21家歌舞娱乐场所、4家网吧、2家影院、1家印刷厂、3家书店及楚大高速公路菌王巢服务区、毛板桥停车区、灵官桥服务区及咪依噜风情谷景区开展专项联合执法检查4次,日常巡查9次,处置旅游投诉1起,办复率及游客满意率均达到100%。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38人。其中:行政编制6人,事业编制32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6人,事业人员32人。
离退休人员19人。其中:离休1人,退休18人。
实有车辆编制6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度收入合计964.5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893.08万元,占总收入的92.59%;其他收入71.47万元,占总收入的7.41%。与上年对比减少407.93万元,减少29.72%。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改革,职能化转,项目化转,导致资金收入化转。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度支出合计1,060.0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21.82万元,占总支出的58.66%;项目支出438.27万元,占总支出的41.34万元。与上年对比基础上有明显减少360.09万元,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改革,职能化转,项目化转,导致资金支出化转。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621.82万元。与上年对比基础上减少151.7万元,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改革,职能化转,项目化转,导致基本支出化转。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560.32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0.11%。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33.62万元,占基本支出的5.41%。离休人员工资、生活补助27.88万元,占基本支出的4.48%。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单位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438.27万元。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
1.星光大道活动经费9万元;
2.演艺公司合同工工资、新剧目创作以及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经费53.72万元;
3.工作经费12万元;
4.七彩彝 州工艺刺绣加工培训经费3万元;
5.科学技术表彰决定经费11.4万元;
6.新冠病毒防控经费1万元;
7.两新组工作经费0.54万元、;
8.上海机场援助资金22万元;
9.彝人小镇宣传活动经费3万元;
10.美食节活动经费98.03万元;
11.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万元;
12.新剧调演经费4.5万元;
13.上海机场演出经费30万元;
14.农民运动会经费8万元;
15.定点“文化扶贫”经费5万元;
16.文化事业发展经费3万元;
17.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89万元;
18.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补助专项资金15.56万元;
19.企业诚信评价工作经费1万元;
20.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补助资金35万元;
21.文化人才专项经费10万元;
22.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13.7万元;
与上年对比基础上有减少208.39万元,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改革,职能化转,项目化转,导致资金项目支出化转。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38.09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79.06%。与上年对比支出减少48.50万元,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改革,职能化转,项目化转,导致资金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化转。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670.1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0%。其中:用于工资福利支出400.95万元、商品服务支出153.1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15.56万元、资本性支出100.43万元;
2.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83.8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0%。
3.卫生健康(类)支出45.9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49%。
4.住房保障(类)支出38.1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51%。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25万元,支出决算为10.19万元,完成预算的40.76%。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4.87万元,完成预算的19.48%;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5.32万元,完成预算的21.28%。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职能化转,项目化转,导致资金收入化转和节约开支。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9年减少4.18万元,下降29.09%。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2.47万元,下降29.4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1.71万元,下降24.32%。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构改革,职能化转,项目化转,导致资金收入化转和节约开支。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4.87万元,占47.79%;公务接待费支出5.32万元,占52.21%。具体情况如下:
1.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4.87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4.87万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2.公务接待费5.32万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5.32万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93批次,接待人次1133人。主要用于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工作发生的接待支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33.40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7.75万元,主要原因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出,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资产总额7799707.51元,其中,流动资产609219.93元,固定资产6951201.58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232.4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少133万元。主要是固定资产折旧减少。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
||||||||||||
单位:万元 |
||||||||||||
项目 |
行次 |
资产总额 |
流动资产 |
固定资产 |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
在建工程 |
无形资产 |
其他资产 |
||||
小计 |
房屋构筑物 |
车辆 |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
其他固定资产 |
||||||||
栏次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合计 |
1 |
779.97 |
60.92 |
695.12 |
479.37 |
111.36 |
104.52 |
|
|
|||
填报说明: |
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
|||||||||||
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
||||||||||||
3.填报金额为资产“账面原值”。 |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部门无政府采购支出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无名词解释
监督索引号53232400235701111
文章附件(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