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政务专题 >> 专场新闻发布

专场发布会尽显南华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


日期:2023年09月14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9月13日上午11:00,楚雄州“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南华县专场在州会务中心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78亿元,增长6.2%,总量排全州第6位,增速排第2位。

问:据了解,南华正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县,请问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今年以来,南华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全州“营商环境最优县”,在上半年州对县优化营商环境考评工作中被评为优秀等次。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完善机制体制。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营商环境“提质培优年”行动,高标准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暖心行动”“营商环境不优”专项整治、政务服务便民领域专项整治等工作。二是积极推进“五大环境”提升。一是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设立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窗口,受理完成事项1622项,居全州第一位;深化“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808项政务服务事项可集中办理。二是构建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加快构建高效科技创新体系,全力做好招商入驻和众创空间申报等各项工作;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6户。三是营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编制公布执法检查事项39项。四是培育透明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快多领域纠纷化解“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进网上办案,执行合同诉讼服务质效评估得分、保护中小投资者综合结案率居全州第一位。五是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环境。健全完善处级领导联系企业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护航、监督活动,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违法行为20件。成立重点项目帮办代办中心,南华松果公司帮办代办项目成为全州引进外资从注册到入账时间最短的项目。三是深入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加大财政统筹力度,办理出口退税266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124万元,兑补惠企资金825.73万元。组织开展“企业服务月”暨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大帮扶活动,动员各方力量支持、服务民营企业,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采取更多硬招实招,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南华力度”和“南华温度”。



问:南华县在发挥零工市场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答:今年于7月4日,南华县首家零工市场投入使用,实现了零工求职人员与用工企业之间精准对接,有力助推了城乡劳动力高质量就业。

首先,我们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投资150万元建设的零工市场内设招聘用工、求职就业、权益保障等6个服务区域,提供电脑打印等便民服务;“南华县零工市场”小程序于8月15日正式上线,目前已登记注册企业和商户130户,个人求职登记注册230人,发布岗位1834个,成功对接用工792人,企业招工、灵活就业群体求职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其次,我们建立岗位供求清单,精准对接供需两端。通过主动上门、电话联系、现场招聘会等方式全面摸底,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动态信息库和求职者就业需求清单,动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本地劳动者求职需求,及时对接匹配供需两端。截至目前,全县服务零工人员2.4万人次,为115户县内企业发布缺工岗位2174个,进场求职380人,求职成功209人,召开现场招聘会2场次,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123人次。

最后,我们依托品牌借势发力,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挖掘和培育区域特色鲜明、劳动力就业稳定、经济效益突出的劳务品牌,借助品牌效应带动就业提质升级,让劳动者从“能就业”到“好就业”再到“就好业”转变,打造了一批靠技能就业、靠就业增收的先进典型。截至目前,全县发展食用菌经营主体774户、家庭农场35户、专业合作社21个,培育形成加工企业14户,野生菌餐饮企业311户,带动就业3.5万人,在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问:龙川江是南华的母亲河,是南华人文历史的重要载体,请问南华县在龙川江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答:南华因龙川江而生,缘龙川江而盛。作为土生土长的南华人,我见证了昔日龙川江流域排放无序、河道淤阻、水浊岸枯到今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转变。

一是坚持全员参与。全县6万余名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加入到清河、绿岸队伍中,合力按下了龙川江绿美建设快进键。今年以来,龙川江南华段总体水质与上年同期相比总体趋好,乡愁记忆中的“平桥烟柳”等景观再现眼前。二是坚持全域治理。改建流域内户厕9239座,改造沿岸村组污水管网47公里,27个行政村、159个自然村新增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垃圾收集处理设施200余个,流域村庄面貌极大改善,成功创建州级以上绿美、示范乡镇2个,州级以上绿美村庄、美丽村庄79个。三是坚持兴水富民。在龙川江沿线建成2260亩精品烟叶生产示范基地、4000亩水稻繁种基地、1.7万亩优质稻种植基地、1000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启动实施土城桥至灵官桥11.5公里生态步道建设项目,打造凤山湖旅游度假区、灵官桥康养驿站、“南华故事·稻田茶咖”等农文旅项目,龙川江沿岸文旅田园综合体初见雏形。四是坚持生态修复。投资4968万元的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流域南华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已启动建设;毛板桥水库生态综合治理与清淤增效工程到位专债资金1.6亿元;投资2.51亿元的凤山湖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投资1.36亿元的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县城污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即将落地;投资6114.77万元的老厂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工。下步工作中,南华将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两污”治理,对排查梳理出的污染源点位逐个整治,以点连线、以线扩面,争取龙川江水质全年稳定在Ⅲ类及以上。同时,进一步优化龙川江产业结构布局,在龙川江流域形成辐射姚安、元谋等县的现代有机农业产业核心区;积极争取各方资源支持,提升打造一批乡村田园新看点,全力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走廊,建设幸福美丽新南华。



问:南华县是如何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打通基层优质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标的?

答:一直以来,南华县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为目标,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扎实有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同体建设。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积极探索实施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和人、财、物等资源有机整合,以“一体推进、部门协同、资源共享、资源下沉、素质提升、考核激励”为着力点,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资源利用和整体效益明显提升。二是大力夯实县乡村三级诊疗基础。建设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标准化防治中心,大幅提升脑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实施“大病不出县—行走的医院”数字化村卫生室援助项目,在乡村两级配备100套“全科医生助诊包”,依托远程医疗使老百姓在村里就能进行医疗检测并享受到北京、上海等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让“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便利性更加惠及群众。实施红土坡中心卫生院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打破乡镇卫生院长期不能开展手术的瓶颈。配齐配强诊疗设备,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均配备救护车,医共体各成员单位更新配备医疗设备1235台(套)。三是推进县域内医疗服务同质化、特色化。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均配备智慧公卫(家签)随访管理系统,所有村卫生室均配备滇医宝基层医疗卫生智慧管理平台,乡村两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建设县域慢病管理中心,逐步实现城乡慢病治疗、管理同质化。打造医院差异化特色化专科,在县级医疗机构开展重点专科、特色学科和薄弱专科建设,在乡镇卫生院建立基层专家工作站,逐步构建医共体内“管理同质化,服务特色化”格局。下步工作中,南华县将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健康南华建设,让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问:南华县在推动全县彝绣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南华彝绣在带动群众增收特别是特殊群体增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近年来,南华县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坚定不移推进彝绣产业发展,上半年南华彝绣实现销售收入2281.44万元,同比增长54.4%。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强化政府引导,高位推动抓产业。成立民族刺绣产业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专班,扶持龙头企业、组建国资运营平台,促进彝绣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目前,全县有从事彝绣加工企业15户、经营店铺21个、彝绣专业合作社9个、电商销售主体1家,带动2000余名绣工稳定就业,专业绣工平均月收入达3800元。二是强化精准培训,提高技能促就业。通过以训代赈、以赛代训、远程教学等方式开展彝绣技能培训,累计培养彝绣能手2161人,45名绣工列入非遗传承人名录,18名绣娘评定为手绣制作工高级教师,4名专业教师取得国家“手绣制作工”考评员证。三是强化守正创新,打造品牌拓市场。创新研发4类240多个彝绣产品,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个,普通商标及图形商标2个,申报著作权4个。今年7月,举办以“千年指尖技艺·绣出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首届彝绣文化周系列活动,南华彝绣火热精彩出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半小时》《焦点访谈》栏目及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外文频道《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央媒作了宣传报道,荣登本地热搜榜。四是强化龙头带动,便民惠民促增收。争取东南大学帮扶资金200万元,建成集绣品展示、研发设计、创业孵化、市场拓展为一体的“至善彝绣馆”,为广大绣工搭建了创业就业平台。彝绣龙头企业—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加工厂1个、脱贫车间8个、大师工作室2个,带动全县60余个村(社区)780余户农户开展刺绣品生产,公司目前稳定绣工达2021名。今年7月,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命名为省级一级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4件绣品在法国举办的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闪亮登场。

 

问:围绕做强做大“世界野生菌王国”这张全州重点打造的世界级名片,南华如何将“小菌子”真正做成“大产业”?

答:南华县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资源,野生菌的种类、数量、质量均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年蕴藏储量超过1.5万吨,境内已知野生食用菌种类达530多种。“南华松茸”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1年,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野生菌示范县。1至8月,全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9937.5吨,交易额12.04亿元,全县野生菌加工产值达16.35亿元。

在下步工作中,南华县将进一步培强做大野生菌产业,真正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特色产业”再到“支柱产业”的转变。一是做“精”一产。对全县202.6万亩野生菌保护区全覆盖实施封山育菌,高标准建设以松茸、牛肝菌等菌类为主的野生菌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把人工食用菌产业作为壮大“一县一业”产业实力的突破口,推行“企业+农户+基地”等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人工食用菌种植,全面补齐野生菌季节性“空窗期”和加工产能“空档期”。二是做“大”二产。加快建设云南·南华野生菌加工产业园,重点布局野生菌示范种植、加工研发、线上线下交易和仓储物流板块,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4户。进一步强化与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等高端创新资源的合作,把南华打造成全球知名的野生菌研发中心、重要的野生菌交易中心、核心的野生菌加工中心、权威的野生菌产业高地,实现野生菌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三是做“强”三产。大力发展集观光、采摘、食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新业态,持续开展餐饮名店、野生菌名菜评选,把南华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野生菌餐饮、观光、科普、体验为主题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将野生菌美食文化与民族文化建设、休闲旅游业建设、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响“美丽南华、野菌飘香,世界菌乡、你我共享”的旅游品牌。

上一条:不负春光启新程!“南华客厅”启动仪式暨南华县招商引资推介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楚雄州“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南华县专场发布会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