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11532324015173465N-/2021-08171089 公文目录:县政府工作报告 发文机关:南华县政府办 成文日期:2021年08月17日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南华县人民政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8日

南华县人民政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9年2月27日在南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何文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面对脱贫攻坚、稳增长、偿债、各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重大工作任务和压力,县人民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拼搏进取、克难攻坚,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年来,县人民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经济运行持续稳中向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制定实施稳增长35条等措施,严格执行经济运行“五个主题”“五个一”制度,实行挂图作战,严肃跟踪问效,全县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稳中提质。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8亿元,增长11.6%。完成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6亿元,增长8.1%,非税占比下降了10.75个百分点,控制在30%以内,完成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52亿元,增长10%,财政收支分别突破5亿元和20亿元,税收质量提升显著,财政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0.7亿元,增长25.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元大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216元和10644元,分别增长8.2%和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05亿元,增长12.3%。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扎实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大力化解政府债务,严格控制增量,逐年消化存量,偿还到期债务11.72亿元,争取到位补助资金14.6亿元,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考评位居全国县市第71名,获国家财政奖励500万元。

(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扣全县脱贫摘帽目标,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聚焦责任落实。全面落实《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南华县脱贫摘帽“百日冲刺”行动方案》。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及时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级各部门,完善乡镇指挥体系,认真落实“网格管理、分片包干、明确任务、问效追责”机制,强化督察检查及发现问题整改,建立层层落实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聚焦力量保障。严格执行每周重点扶贫日、“四个所有”“四个一”“提升素质三必教、拉近感情五必到、助力发展六必帮”和农村群众会议等工作制度,健全完善“挂包帮、转走访”长效机制,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77支282人,把挂包帮机制扩大到所有村组和农户,县级部门每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所有干部齐聚脱贫攻坚第一线。聚焦工作重点。筹集各类扶贫资金15亿元,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基础设施、环境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工作重点,全力补齐贫困退出短板弱项,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因村因户精准选择产业扶贫项目,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举措;加大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外出务工6087人,实现人均务工收入1.87万元,安排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公益性岗位和生态护林员1157人;1248户5198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入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224户,对5378户住房进行改造提升,全面消除农村CD级危房;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辍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贫困人口住院规范转诊转院报销比例达90%,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享受健康扶贫政策,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护理补贴实现全覆盖,健康扶贫工作被国家卫健委和国务院扶贫办通报表扬。沪滇扶贫协作、“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中央省州单位定点扶贫扎实有效。聚焦工作短板。安排村集体经济发展补助资金356万元,12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2万元以上;大力开展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环境改善常态化;抓实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创新开展“六类人员”分类管理,切实消除“漏评”“错退”风险;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和群众困难问题“大排查、快解决”专项行动以及“爱心超市”等“十小工程”建设。通过脱贫攻坚,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历史性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群众对脱贫攻坚更加认同、更加满意。2018年实现1个贫困乡镇退出、66个贫困行政村出列、980户357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16%,贫困县退出指标均已达标,脱贫摘帽目标有望实现。

(三)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出台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及时谋划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产业兴旺。种植粮食40.53万亩,总产量达12.9万吨,实现十五年连增;收购烟叶987万公斤,均价达30.05元,列全州第一;新植花椒2万亩、中药材5万亩、特色蔬菜14万亩,野生菌交易量8283.5吨、交易额6.19亿元;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户,注册商标17个、绿色食品3个,“南华松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注册公示;奇济康、悦丰、力耕等农业龙头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江西正邦生猪养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山地牧业健康发展,非洲猪瘟防控扎实有效,畜牧业总产值达11.54亿元;累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15个,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2.14亿元。突出生态宜居。深入开展县城“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行动,扎实做好乡村生活垃圾、公厕卫生、污水处理、集贸市场等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设立河长537名、巡河员890名,各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6338人次。实施天然林管护249.98万亩,加快近山面山、公路沿线、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作,完成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650亩。投资3200万元完成G56杭瑞高速沿线特色风貌打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突出乡风文明。全县农村全部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费和村组卫生定期轮流打扫长效机制,大力开展“村七条”“户十条”等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扎实做好“卫生庭院”“村级文明户”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村庄环境、农户庭院环境取得突破性改善。突出治理有效。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现代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持续开展“村霸”和慵懒滑贪“四类村干部”整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农村纠纷有效化解。突出生活富裕。农村电商、休闲农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烟农户均收入2.62万元,菌农户均增收8500元,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收入2.66亿元,全县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3.71亿元,增长11.59%。

(四)项目投资工作持续加强。充分发挥项目在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持续抓好项目投资工作,全力夯实发展基础。狠抓项目投入。投入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472万元,充分发挥重点项目攻坚指挥部作用,全方位、全过程加大在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投资按序时进度顺利推进。永景高速公路、礼舍江流域土地开发、楚南经济带等110个重点前期项目顺利推进,全年新开工项目103个,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56个,野生菌王国项目依法进入破产和资产处置阶段。狠抓五网建设。完成“五网”项目投资30.4亿元。昆楚大铁路复线顺利通车,南华站站前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南华跨入“高铁时代”;楚大高速灵官桥和毛板桥服务区提升改造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320国道县城过境线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红土坡大旭宇、罗武庄羊歇地等13座桥梁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农村公路窄路面加宽31公里,完成县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38.6公里,硬化村组道路408公里,“路长制”全面推行,“四好农村路”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群众出行条件大为改善;代家箐水库、龙川江县城段河道治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全面完工,草甸发水库、乡镇集镇供水工程、县城第二水厂及管网建设即将完工,小箐河水库、黑泥田水库及河库连通工程引水PPP项目、滇中引水工程南华段建设项目、土城桥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稳步推进,水利设施明显改善;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工作全面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天然气城市管网连接线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顺利竣工;新建移动通信基站37个,行政村4G网络和宽带覆盖率均达100%;南华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狠抓招商引资。坚持精准招商,签约引进凤山湖景区开发、云南瑞绿滇新材料项目等一批项目,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6.01亿元,增长30.2%。

(五)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围绕省委、省政府打好“三张牌”和州委、州政府建设“2+3+5”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持续实施“五大攻坚工程”,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3.2∶36.1∶40.7。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抓实企业精准帮扶专项行动,认真执行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1074万元,加快“2+4”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吕合煤业恢复正常生产、90万吨技改项目加快推进,观音坝30万吨和永顺无烟煤塘箐、锅铲箐两个15万吨技改项目进展顺利,煤炭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一鑫玻璃年产19.5万吨镀膜特种玻璃生产线全面投产。园区建设快速推进。野生菌小镇加快推进,县城至老高坝工业园区道路、园区内道路基本完成,南华工业园区位居全省“10+50”园区考核前列。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深入开展“四项支撑工程”“四个服务团队”“四进企业”活动,兑现113户企业奖励资金251.75万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207户,总数达13227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8.7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2.9%,被评为全省“民营经济争先进位10强县”,茂森公司被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持续巩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成果,实现县域商品网上交易额1.5亿元,“互联网+党建+电商+扶贫”工程的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被评为全省电子商务重点县,野生菌信息港被表彰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成功举办中国野生菌高峰论坛、中国·南华第十五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质量兴农万里行云南站启动仪式等活动,“世界野生菌王国”魅力更加彰显。扎实推动旅游革命,全面完成“一部手机游云南”南华版块建设,全年接待游客320.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34亿元。金融、邮政、保险、电信业务总量不断扩张,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8%。

(六)县城功能品味大幅提升。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完善规划体系。《南华县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7—2035年)》批准实施,南华高铁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野生菌小镇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多规合一”持续推进。加快市政建设。实施棚改977套,完成州下达任务的258%,县城西片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快速推进,两旗屯预留地实现统规联建,建成保障房319套,聚鑫家园、湖畔佳苑二期和龙城花园二期、三期等一批地产项目稳步推进,环城南路、西河大道、菌王路建设加快推进,县城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创新管理方法。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老城区等重点区域交通环境卫生整治并取得实效,累计整治“两违”建筑19.04万平方米,省道103线历史遗留问题整治取得阶段性进展,华强路东段、西段堵点打通,规范养犬行为,“街长制”经验在全州推广。提升城市功能品味。将县域周边15个村(社区)垃圾处理纳入县城管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幅提升;县城排污系统不断完善;全面加强亮化工程建设,县城街道亮灯率达95%以上;海绵城市、北片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实施,市政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快;“十绿建设”工程和城市景观工程持续推进,县城绿地达246.9万平方米,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七)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始终把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贯穿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过程,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扎实推进深化改革。“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取消证明材料356项,取消行政职权153项,保留行政许可事项260项;搬迁新建政务服务大厅,集中进驻行政审批事项244项、服务事项100项,在线可办事项达75%以上,群众和企业办事基本实现“六个一”目标,全县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税务机构、供销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能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体制、社会领域、商事制度改革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机构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全方位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滇中城市经济圈、楚南经济带,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010万美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和新动能,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壮大。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户,获得专利50件,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八)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民生资金16.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兑现惠农补贴2803万元、“五大保险”4.22亿元,发放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391.1万元、城乡低保2659.5万元。改扩建乡镇敬老院6个,县殡仪馆建设基本完成,全县经营性公墓、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民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就业持续稳定。新增城镇就业30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433人。发放创业贴息贷款502户5007万元,带动创业就业1514人,全国第二批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教育事业均衡提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75.6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7%,县职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投资6154.8万元实施98个“全面改薄”项目,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通过国家督导检查;引进优秀管理人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完善校园建设和后勤管理,着力推进南华一中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健康南华扎实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有序推进,药品采购“两票制”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取得良好成效,县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中彝医“一馆三中心一科一室”建设全面完成,县疾控中心综合办公楼建成投入使用,建设改造18个村卫生室,基层中彝医药服务能力提升“1155”培训经验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暨改善医疗服务工作会上作交流并在全州大力推广,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升。文体事业持续加强。实施文体建设项目36个,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场所236个,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名,举办建州60周年南华各项庆祝活动,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业余文艺汇演等活动,群众性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圆满举办首届中学生运动会,州民运会、州残运会团体总分均排全州第一。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局,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县委10项重点工作、县人民政府25件惠民实事和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问政会承诺事项全面完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九)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强化安全监管,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法治南华”“平安南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全面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首战告捷,摧毁涉黑涉恶团伙3个,反恐、禁毒防艾、缉枪治爆、“扫黄打非”等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基层平安创建工作持续加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持续做好“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完善“三调对接”联动工作体系,社会矛盾纠纷得到稳妥有效化解,信访工作有序可控。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开展“1+7”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和防灾减灾等形势稳定好转,应急救援水平和防范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连续四届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宗教“一网两单”工作全面铺开,全县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美丽南华建设步伐全面加快。“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打响,全面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完成20个贫困行政村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县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化工厂历史遗留砷渣处置加快推进,龙川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加强,485辆黄标车淘汰治理提前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环保督察和国家土地例行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有序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过去的一年,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效,人防、统计、调查、供销、红十字、外事侨务、社会科学、地方史志、档案、气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青妇、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我们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县纪委监委的监督以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78件、政协委员提案145件,积极支持县纪委监委和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工作,促进了县人民政府更加自觉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我们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省州县党委实施办法,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强化审计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推进政务公开,不断促进作风转变和规范管理,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一年来,面对精准脱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繁重任务,我们坚持不懈,迎难而上;面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督查、国家土地例行督察和省委专项巡视等政治体检,我们实事求是,坚决整改;面对工业企业运行困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财政“三保”压力加大等严峻形势,我们毫不懈怠,主动作为。事非经过不知难,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县纪委监委强化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州驻南华单位和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南华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发展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二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仍然是发展最大的短板,巩固脱贫摘帽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依然艰巨。三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偿债压力越来越大。四是城乡基础设施滞后,农业农村基础依然薄弱,环境保护压力大,城乡统筹、乡村振兴任务重。五是少数干部能力素质不适应新时代要求,转作风强服务仍然存在差距。对此,我们一定勇于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州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把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作为管总的要求贯彻好、落实好。紧抓重要战略机遇期,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和省州改革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州委“1133”发展战略,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围绕争当“五个示范标杆”,着力抓好脱贫巩固、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基础建设、民生保障等工作,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滇中西大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工作目标11%;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工作目标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州下达指标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州下达控制指标。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脱贫攻坚冲刺提质行动。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的民心工程,继续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千方百计实现摘帽目标。在接受了省对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冲刺提质行动”,确保如期实现贫困县摘帽目标。千方百计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开展“村七条”“户十条”行动,全面推行乡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健全村组保洁员、轮流清扫、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设立200万元的帮扶救助基金,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及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建立群众贫情动态监测救助机制,确保不因病因学因灾返贫致贫。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抓好“爱心超市”等“十小工程”建设,继续实施群众困难问题“大排查、快解决”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农村群众会议制度,强化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后的发展动力。千方百计巩固脱贫成果。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继续加强沪滇扶贫协作、“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定点扶贫以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工作,统筹整合各类资金,抓好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深入推进产业基地规模化、连片化、高效化示范建设,引导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继续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模式,让农民群众手中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完善特殊学生救助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持续落实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深化“1155”工程,巩固国家级健康扶贫示范县工作成果;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研究解决非贫困村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识别标准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问题;开展贫困户巩固脱贫质量保险;继续坚持“网格管理、分片包干、明确任务、问效追责”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强化后续帮扶,切实巩固脱贫成果。

(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确保农民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科学制定规划。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培强富民产业。实施“绿色+”“特色+”“互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好“绿色食品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38万亩以上,推动烟草产业提质增效,全面完成987万公斤烟叶生产收购任务;新植花椒1万亩、中药材4.1万亩、马铃薯6万亩、萝卜8万亩以上,促进核桃等集约化经营;继续抓好封山育菌和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建设,努力促进野生菌对外贸易,力争野生菌交易额达6.5亿元以上,继续实施好发展好农村电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继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做好礼舍江流域开发保护与修复,发挥草甸发、羊成、代家箐3座水库作用,推进生态林业、生态农业发展,打造礼舍江流域低热河谷热带果蔬种植区,把礼舍江流域乡镇建设为热带特色果蔬经济带。加快悦丰白芨基地、奇济康花椒庄园、雨露乡村田园综合体、正邦生猪养殖基地、沙桥万亩马铃薯示范带和5000亩特色蔬菜种植区等特色农业项目建设,推动农产品基地规模化。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创新,推进“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70个以上,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持续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城乡产业、要素、文化融合。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乡村公路100公里、水利项目89项、提升改造电网1850户,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认真落实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乡村治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完善乡村治理制度、村规民约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治理不良社会风气,引导村民直接参与乡村治理,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三)扎实做好项目投资工作。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理念,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实施好“稳投资抓项目”专项行动。全力争取项目。安排项目前期经费1000万元,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州预算内资金的支持方向,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支持项目投资优惠政策,积极向上汇报争取,精心谋划一批事关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策划储备项目不少于200个,实施重点项目不少于260个。全力实施五网建设。全力推进综合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物流“五网”建设,加快推进永景高速公路、通用航空机场、毛板桥水库清淤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国道320县城过境段改道,实施37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不少于100公里的自然村公路改造,实施小箐河桥等6座桥梁的新建和改造,争取启动南华火车站至紫溪山公路建设,完成南景线、南大线55公里窄路面加宽工程。加快清水河、老厂河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滇中引水南华段、小箐河水库、黑泥田水库及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完成县城第二水厂及管网建设、土城桥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抓好2019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110千伏罗家屯输变电站、35千伏红土坡变电站增容改造建设。全力改善南景公路沙桥至红土坡段移动通信质量,加快推进新一代高速宽带移动网、公共WiFi建设。加强大数据库建设,打通经济发展信息大动脉。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基础和优势建设物流园区,织密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完善项目机制。落实“一个重点项目一个专推小组一套工作方案”工作机制,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加强土地等要素保障。深化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加大融资工作力度,积极运用PPP合作模式,接纳社会资本,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四)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战略,按照发展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动经济的要求,以产业园区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为抓手,稳步壮大产业实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2+4”产业体系建设,做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吕合煤业90万吨、观音坝30万吨和永顺无烟煤锅铲箐15万吨技改,扎实推进一街煤矿技改项目,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滇西最大的产煤基地。充分发挥“四个服务团队”作用,落实“四进企业”制度,确保新增规上企业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野生菌产业园和塑木产业园建设,做强塑木、新型钢护栏等环保新材料。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确保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以上。全力加快野生菌小镇建设,把南华持续打造为中国最知名的野生菌加工基地、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集散地。提升第三产业实力。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更加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继续安排不少于300万元的县级工业产业扶持资金,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2%以上,把民营经济打造为支撑我县经济内生增长的主体力量。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推动市场主体优生快生、成长壮大,新增市场主体2200户以上。大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加大电商产品开发力度,提升改造村级电商服务站20个,加快“云品荟”电子商务直供平台建设,力争建成院士工作站,全年电商交易额达1.8亿元以上。深入推进旅游革命,建设全域旅游游客接待中心,改造提升咪依噜风情谷,打造楚永攀古镇自驾游线路,加快镇南康养美食小镇、凤山湖景区和悦丰等三个田园综合体以及康养镇园村建设。举办好中国·南华第十六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和首届南华“厨师节”,着力把南华打造为全国知名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知名野生菌美食县、全国知名健康生活目的地。

(五)更加重视财税金融工作。始终把财税金融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突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强化税收征管。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找准优势产业开发和税源培育的结合点,深挖税源潜力,精准服务企业,努力培育壮大税源基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巩固提升烟草、能源等主体税源,扎实做好建安增值税征收,提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第三产业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民生。强化债务风险管控。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加强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确保到期债务偿还。积极推进融资平台改革,探索创新融资模式,在投资基金、资产管理、PPP等重点领域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投入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新增债券资金,多方筹集资金,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促进作用。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金融体系和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突出主业、做精专业,合理经营、防控风险。认真落实“新增贷款50%以上必须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争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10%以上。切实在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大直接融资和企业上市培育力度、积极吸引民间投资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强化资金争取。压实项目资金争取责任,严格项目资金争取考核,进一步加大向上汇报协调争取力度,确保全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达16.6亿元以上。

(六)协同推进六城同创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各项专项规划的协调衔接,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协同推进“六城同创”,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民富”的美丽新南华。实施净化工程。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扎实开展“厕所革命”,落实保洁责任,确保城市干净清洁。实施绿化工程。开展“绿色南华”行动,年内创建成为省级园林县城,加快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创建省级“美丽县城”。实施美化工程。继续推行“河(湖)长制”“街长制”“路长制”,突出抓好特色风貌线、绿色生态线、精致景观线“三线”打造。实施亮化工程。编制灯光亮化专项规划,实施县文化活动中心亮化工程,做好老旧路灯改造,确保县城公共照明亮灯率达98%以上,户外广告灯光设施亮灯率达100%。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做好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整治,实施棚户区改造1115套,加快推进棚改后续开发,依法整治“两违”建筑。整治规范县城商住小区市场秩序,认真整治非法客运行为。实施交通畅通工程。建设锦绣路、西城老街等市政道路5条,做好老城区道路改造提升,优化县城路网结构,全面实行停车泊位收费制度,加大交通违法查处力度。实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程。全力推进“雪亮工程”,实现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提高街面见警率,努力创建省级先进平安县;构建城市管理治理信息系统,抓好信息化统筹管理和大数据创新应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创建。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着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强化民生保障。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重点抓好扩大参保面、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和提升服务水平等工作,加快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抓好全国第二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9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次。强化公共服务。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努力实现“一村一幼”目标,不断提高入园率和保教质量;加快龙川中学改扩建等学校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投资6154.8万元的“全面改薄”项目。调整优化小学校点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控辍保学责任落实,推动义务教育内涵优质发展;继续支持南华一中改革发展,着力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县医院提质达标建设,完善重点特色专科和重点学科建设,抓好中彝医药工作,巩固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推进医养结合,实施全民健康提升工程,着力建设“健康南华”。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建设县老年护理院,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强化村级民政事务管理。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推进助残扶残措施落实。县殡仪馆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全县经营性公墓建设。强化文体惠民。推进农村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新建文体活动场所不少于35个。举办好首届农民文艺汇演暨农民体育运动会,不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八)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协调推进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着力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切实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大力推行“一部手机办事通”,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环境,全面实现“六个一”目标。不断完善和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放宽民间投资领域、优化政府性资源配置,继续深化要素价格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全面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社保、安全生产、殡葬等领域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价格、司法、生态文明、统计管理、社会治理等体制改革,构建政策协同、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允许土地经营权担保融资,防止耕地非农化。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消费市场,改善消费环境,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加大与高等院校、发达地区的沟通对接。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的“三张牌”和全州“1133”战略等系列决策部署,依托楚雄高新区,加快形成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下大力气抓招商,强力推进“一把手招商”,强化精准招商,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注重招才引智和招大引强,培育有实力、资质高的建筑企业,壮大全县建筑业规模;强化签约项目服务和要素保障,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

(九)坚决筑牢生态红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持续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着力开展“清水行动”,加大“两污”治理力度。争取实施龙川江、礼舍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加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乡镇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工作,并加强保护,确保水质达标率达100%。全面完成化工厂历史遗留砷渣处置,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医疗废弃物处置,认真开展“清废行动”,强化土壤环境管控,继续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持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土地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所有乡镇获得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命名,确保创建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县,努力把南华建设为全省最美的县市之一。

(十)持续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实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下更大气力抓好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煤炭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提升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队伍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完善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能力,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持续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繁荣法治文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认真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坚持党政领导定期接访和包案化解重大信访问题工作机制,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抓实宗教“一网两单”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科学谋划“十四五”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人防、统计、调查、供销、外事侨务、社会科学、地方史志、档案、气象、地震、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发展。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奋力推动南华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要我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始终保持政府良好形象。

(一)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政府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政府建设的首要位置,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以及县委决策部署,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切实改进作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向民生倾斜。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把2019年作为“营商环境提升年”,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省州县党委实施办法,坚决反对“四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厉整治不敬畏、不在乎、装样子、喊口号、不落实等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问题,旗帜鲜明为勇于担当者鼓劲撑腰。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和“钉钉子精神、工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以更加明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功夫,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三)坚持依法行政。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尊崇宪法和维护宪法权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增强“八大本领”、锤炼“五个过硬”,全面提高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应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能力。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决策公众参与度。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县纪委监委纪律监督,支持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高度重视公众监督、网络监督、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扎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四)推进廉洁从政。始终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踩纪律“高压线”,不打纪律“擦边球”。坚决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纪律上作风上全面彻底肃清白恩培、仇和等余毒,消除侯新华、赵海仙等腐败案件的严重危害和恶劣影响。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不懈推进廉洁政府建设。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发生在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等腐败行为。从严管好用好公共资源、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监督,擦亮廉政底色,当好廉政角色,守好廉政本色。

各位代表,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政府工作报告要素解读

 

1. “六类人员”分类:A类:远超贫困标准的非贫困户;B类:生活存在一定困难的非贫困户(主要从收入不达标或处于贫困线边缘、住房不安全、医疗支出大、教育负担重、家庭成员主要劳动力有重度残疾人等方面界定疑似“漏评”);C类:已稳定脱贫的脱贫户;D类:超过脱贫标准不多、脱贫相对不够稳定的脱贫户(主要从收入来源不稳定,退出勉强、住房不安全,行业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未完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界定疑似“错退”);E类:2018年计划脱贫的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F类:2018年底不能脱贫的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2.爱心超市:即利用乡镇、村(社区)闲置房屋和活动阵地设立超市,发动农村群众通过积极发展产业、弘扬家风美德、参加环境卫生及村集体活动等获得积分,并用积分到超市兑换实物。

3.十小工程:即在推动“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中,建好一个宣讲团、办好一个讲坛、用好一个“大喇叭”、演好一出小戏、建好一个爱心超市、规范好一批村规民约、执行好一套卫生保洁制度、树好一批文化村寨、坚持好每周一天的“帮扶日”制度、设好一个“奖勤曝懒”红黑榜。

4.河(湖)长制:即“河长制”和“湖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流、湖泊的“河长”“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目的是为了持续保持河清水洁,构建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

5.“村七条”“户十条”行动:“村七条”即在村组环境卫生整治中做到:一是有卫生公约;二是建立健全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三是有轮流打扫环境卫生制度;四是村内无垃圾、污水;五是畜禽圈养;六是不乱堆柴火、杂草、乱石;七是至少每月轮流打扫一次公共区域卫生。“户十条”即在农户环境卫生整治中做到:一是人畜分离;二是有厕所;三是院内无杂草、垃圾、污水;四是室内干净,家具物品摆放规整;五是有条件的贫困户,厨房、客厅、卧室分设,厨房有吃饭桌椅、锅碗瓢盆,卧室床上用品干净整洁;六是有四季换洗衣服,衣服干净不破损;七是每天打扫一次卫生;八是养成每天冼脸、洗脚、刷牙的习惯,有干净的毛巾、牙刷、香皂、洗发水等用品;九是不喝生水,有烧水壶和热水瓶;十是不酗酒。

6.路长制:即由县、乡(镇)、村三级负责人分别担任县道和县管省道路长和分路长,负责组织领导全面实施公路环境综合治理,目的是为了全县公路实现“八个无”,即:交通标志前后500米无广告,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设施,无违法非公路标志,路基路肩边坡无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和打场晒粮,公路用地范围内无堆积物。

7.“三张牌”:即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打好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8.五大攻坚工程:即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能攻坚工程、工业经济发展攻坚工程、园区经济发展攻坚工程、民营经济发展攻坚工程、市场主体培育攻坚工程。

9.“2+4”产业体系:即巩固提升啤酒、煤炭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野生菌加工、新能源、新型建材、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四大新兴产业。

10.四项支撑工程:即新企业培育支撑工程,停产企业复工开工支撑工程,企业促销扩产、达规达产工程和增值增效工程。

11.四个服务团队:即企业服务团队、金融服务团队、专家服务团队、重点招商项目落地服务团队。

12.四进企业:即县级领导干部进企业、政策宣传进企业、帮扶服务进企业、政策兑现进企业。

13.十绿:即绿色城区、绿色城郊、绿色集镇、绿色村庄、绿色庭院、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水岸、绿色产业、绿色文化。

14.六个一:即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

15.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6. “1155”工程:即以“乡村医务人员会背诵100个中彝医药汤头歌(方剂)、知晓100种中彝药饮片功效、清楚识别50种当地常见的中草药、熟练掌握运用5类常用的适宜技术”为抓手,促进全县中彝医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的惠民工程。

17.三调对接: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对接。

18.“1+7”专项整治:即1个总体方案,7个专项行动。1个总体方案: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大检查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专项整治行动总体方案。7个专项行动: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19.一网两单:即建立宗教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宗教工作问题清单、责任清单。

20.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气十条”即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五是严格投资项目节能环保准入,提高准入门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六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七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八是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九是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制定完善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十是明确各方责任,动员全民参与,共同改善空气质量。“水十条”即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二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是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六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七是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八是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九是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十是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土十条”即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是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二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三是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四是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五是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六是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七是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八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九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十是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21.“1133”战略:即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的着力实施“一极、一枢纽、三高地、三区”战略。一极:努力把楚雄州建设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一枢纽: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重要战略枢纽。三高地:打造对内外开放高地、全国民族特色创新创业高地、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地。三区: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支撑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22.“六城同创”:即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先进平安县城、森林县城、新型智慧城市创建活动。

23.厕所革命:即革除厕所“脏、乱、差、少、偏”的旧面貌,建立整洁卫生、美丽独特、科技环保的厕所新样态,培育形成一种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明理念,更好地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健康水平。

24. “雪亮工程”:即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