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11532324015173465N-/2021-1021220 公文目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发文机关:南华县政府办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南华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3日

南华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2021年3月4日在南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南华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南华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稳增长的部署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

(一)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认真执行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省州县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亿元,增长6.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9亿元,增长3.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9亿元,增长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5亿元,增长3.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38759元和12564元,增长4.5%和7.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城镇化率为40.3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州下达指标以内。

(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巩固脱贫成效和防止返贫为重点,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紧盯“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通过国家普查”三大任务,制定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脱贫攻坚“十看十清”决战决胜百日总攻、挂牌督战工作方案等文件,压紧压实挂包部门和挂包干部责任,扎实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强化配套设施挂牌督战,抓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等整改工作。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持续抓好行业扶贫,补齐短板弱项,消除返贫隐患。深入推进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建设,主动加强与上海市嘉定区、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省州定点帮扶单位的汇报对接,积极争取产业、劳务、教育、健康、贫困乡村提升等扶贫项目支持。全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52亿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成效得到持续巩固提升。

(三)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紧扣“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目标,加快推进“美丽县城”建设,菌王路、海塘路等市政道路建成投入使用,环城南路、锦绣路、西河大道等道路建设快速推进,华强路西段、瑞祥街等断头路全面打通。龙川江水生态治理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野生菌小镇、镇南康养美食小镇加快推进。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21亿元,建成龙城花园三期、瑞特国际三期、聚鑫家园等一批标准住宿小区。全面实行“街长制”“路长制”,商住小区集中整治全面完成,新建城市公厕36座,新增县城路灯600余盏,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短板。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50个,达1375个,完成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1个,达30个。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成洗手设施767个,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行政村公厕覆盖率达10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0.33%,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认真落实“构二破三”“调二提三”及“一机制三办法”等项目推进机制措施,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储备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000万元,抓实项目谋划、储备、前期、推进、跟踪和服务等工作,一大批交通、水利骨干工程,充电桩、集中式充电站和县城天然气管网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及县城5G基站等建成投入使用。姚安至南华至南涧高速公路(南华段)、智慧城市建设、礼舍江流域生态修复及产业发展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野生菌小镇、县城东北片区路网、小箐河水库、黑泥田水库、“美丽县城”、县城经营性公墓、滇中引水工程南华段等137项在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道320过境线跨铁路桥工程、高标准农田、老旧小区改造、锦绣城等134个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以省州“四个一百”项目为重点的集中开工项目竣工42项,完成投资31.86亿元。抓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入库,全年累计新入库项目321个。抓好精准招商,实现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80个。

(五)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不断加快。以园区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为抓手,稳步壮大产业实力。大力实施“绿色+”“特色+”和“互联网+”,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中药材、核桃、花椒及马铃薯、萝卜特色果蔬等种植规模及效益不断攀高;野生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交易额达7.98亿元;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不断完善,生猪标准化及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吕合煤业长坡煤矿90万吨/年、野猪塘煤矿塘箐井30万吨/年、一街煤矿30万吨/年改造升级项目加快推进。认真执行“四个服务团队”和“四进企业”制度,严格落实援企稳岗支持政策,加快培育新的市场主体,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809户达16834户。园区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入园道路提升改造全面完成,云玻企业技改项目投入生产,云南易智塑料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珍珠棉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达25户,实现园区主营业务收入70.65亿元。持续深入实施促消费“十大”行动,发放电子消费券先期50万元,北城农贸市场建成投入使用,龙泉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加快推进,商贸流通、金融保险、批零住餐、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平稳增长。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提质增效工作,完成10乡镇13个电子商务服务站提升改造,“互联网+”运用范围不断拓展,实现电商交易额2.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3.2:36.1:40.7调整为24.3:33.8:41.9,三产融合发展态势不断向好。

(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农村“一水两污”设施建设和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扎实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通过各级验收,污染减排任务圆满完成,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贫困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龙川江南华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全面完成,龙川中型灌区节水配套、礼舍江河道治理项目有序推进。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等问题整改持续推进,云台山风电场拆除及生态修复全面完成。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示范县通过省级验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70.71%,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99.7%,生态环境持续向好。10乡镇生态文明乡镇创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五街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一街乡、罗武庄乡和马街镇完成省级文明乡镇创建,128个村委会(社区)获得州级生态村命名。

(七)财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得到有力保障。紧盯国家和省支持“两新一重”项目建设的重大机遇,累计争取上级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15.8亿元,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02亿元、国家新增转移支付资金96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9253万元。积极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引进总部经济7437万元,完成民生支出18.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1.5%,足额保障各项基本民生支出。全县各项存款余额78.96亿元,同比增长0.21%;贷款余额60.69亿元,同比增长7%。积极稳妥化解债务风险,严守债务风险防线,获批2020年建制县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县。

(八)改革开放全面稳步推进。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关闭退出煤矿矿井5对,淘汰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0万吨/年。累计减免税费4890万元、社保费2455万元、减免非税收入210万元。“三去一降”取得明显成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龙川镇、雨露乡列为全省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试点。“互联网+政务服务”扎实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财税、投融资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首家村级供销合作社在五街镇咪黑们村挂牌成立,富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命名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民主政治改革取得新突破,基层协商和城乡社区协商扎实开展。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土坡镇簪花村委会簪花村入选“全国文明村镇”,咪黑们村、岔河村被评为云南省旅游名村。社会体制改革实现新提升,殡葬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县辖区100%划定为火葬区、农村公益性公墓100%覆盖乡镇。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九)社会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民生领域短板不断补齐。教育体育事业提质发展,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97.06%,小学、初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99.98%、99.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5%。健康南华建设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深化,全民健康提升工程、县人民医院传染病科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认证和授牌,韩红爱心“复明中心”在县人民医院眼科挂牌,眼科、感染性疾病科荣获2020年省级重点专科。县域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全面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全州首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全县医疗机构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全国第二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不断巩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22人。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城乡低保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城乡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围绕“大国点名,没你不行”主题,有序推进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

(十)社会秩序保持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队伍建设,扎实开展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煤炭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开展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抓好非法砖瓦窑整治取缔工作,全面提升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坚持党政领导定期接访和包案化解重大信访问题工作机制,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被国家信访局授予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县乡村三级法律服务平台作用明显增强,龙川镇二街社区入选第四批“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抓实宗教“一网两单”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有序推进,雨露乡后甸村委会袁家丫口村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成视频图像综合应用平台,城乡结合部、公共区域治安视频监控基本实现全覆盖。 深入推进“法治南华”“平安南华”建设,省级先进平安县城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持续保持对黑恶势力严打高压态势,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十一)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按照国家及省州“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围绕2035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把握大局、立足县情,厘清全县 “十四五”发展思路。以《中共南华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为引领,坚持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高质量编制完成《南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主要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产业及任务措施。同步推进28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全县“十四五”规划项目2348个,总投资6531亿元。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与地区生产总值匹配稳步增长;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与地区生产总值匹配稳步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

——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州下达指标以内;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州下达控制指标。

三、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围绕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稳增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两手抓、两不误”。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人防物资等“外防输入”管控要求,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做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运行情况监测,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全力做好居民生活物资稳价保供,关心关爱困难群体,千方百计维护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压紧压实部门工作责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高质量稳步增长。

(二)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总结脱贫攻坚经验,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严格执行“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加大扶贫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主动加强与上海市嘉定区、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和省州定点帮扶单位沟通协作,在产业发展、就业服务、基础建设等方面形成合力。推进实施脱贫出列村提升行动,积极争取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拓展全县脱贫攻坚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六个先锋村”“十小工程”创建,在宣传发动、队伍建设、服务提升、增收致富上实现“双推进”。把乡村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理念思路有机衔接、工作举措有机衔接、政策机制有机衔接,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全面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弱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三)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依托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和品牌影响力,拓展野生菌产业链,提升野生菌产业附加值和品牌内涵。发展壮大马铃薯、萝卜、魔芋、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加快引进龙头企业,推进核桃、野生菌、花椒、魔芋等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和品牌打造。以生猪规模化养殖为引领,统筹推进家禽、肉牛、肉羊养殖基地建设,打造南华特色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大“三品一标”申报创建。争取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项目,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和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老高坝工业园区、老红山工业园区(野生菌产业园区)建设,争取云南国际食用菌交易中心落户南华。持续实施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技改,深入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深入挖掘消费潜力,持续提升传统消费潜力,大力培育新兴消费主体。持续巩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电子商务重点县建设成果。提高教育、康养、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全力保持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服务业健康发展,实现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四)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全县经济工作的首位,继续推进实施“构二破三”“调二提三”及“一机制三办法”等项目推进机制措施,以及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制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紧扣“互联互通、功能完备、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目标,加快推进姚安至南华至南涧高速公路(南华段)、南华至牟定高速公路、南华至景东高铁(南华段)、“两馆一中心”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县城至紫溪山景区乡村旅游公路、黑泥田水库、小箐河水库、老厂河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滇中引水二期工程、毛板桥水库清淤扩容、清水河水库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长坡露天煤矿年90万吨技改、城市停车场建设、年产2000吨EPE珍珠棉建设、野生菌小镇市政基础设施、代家箐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医疗废弃物收转运能力等重大项目建设。抢抓国家和省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机遇,进一步拓宽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和融通渠道,积极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新增中央投资、PPP项目包装策划申报工作。抓实精准招商,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增速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五)着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以“美丽县城”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滨河大道市政道路、县城北片区市政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县城排水防涝、城市停车场、龙泉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持续抓好“街长制”“门前五包”责任制和网格责任包保等,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良好氛围,确保年内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启动智慧城管二期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细化垃圾分类,强化城市车辆管控,提升城市智能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完善城镇通讯、电力、燃气、消防、供排水等设施。扎实推进野生菌特色小镇、镇南康养美食小镇、特色集镇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探索建立城乡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整洁干净的人居环境。着力改善集镇基础设施,增强集镇的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六)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绿化美化,加快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景区建设。持续推进龙川江水生态综合治理、礼舍江流域生态修复及产业发展等项目,构筑重点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开展河道整治和入河入库污染治理,加强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措施,扎实推进礼舍江流域重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持续增强全域生态涵养和保护功能。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创建一批生态文明乡村和绿色机关学校。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垃圾处理范围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农村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增加充电桩、液化天然气加气站数量,实施电动、液化天然气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加强节水配套设施建设,鼓励节水和研发节水技术,建设节水型社会。严格落实河(湖)长网格责任制,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

(七)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要求和“十四五”时期重大发展战略任务为引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财税、投融资、城乡融合发展、执法监督管理及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进程,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有序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试点和第四批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县推进试点工作,推动耕地、林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简政放权、减少审批,完善规则、依法办事,加强监管,综合执法,改进作风、提高效率上再下功夫,创造更加公平、透明、便捷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家“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1133”行动等重大战略中融入发展,展现“美丽新南华”开放发展新形象。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联合办园的原则,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完善控辍保学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稳步提升南华一中教学质量。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健康南华建设。全力以赴迎接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周期复审工作,开展县级公立医院达标晋级和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拓展医养、康养和健康产业发展。加大“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和初创实体支持力度,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县乡村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繁荣城乡公共文化。

(九)着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积极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扎实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持续巩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创建成果。稳步推进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工作,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提高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理系列政策,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救灾应急队伍及综合救灾队伍建设,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双拥共建”,完成县人武部和县消防大队搬迁建设。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涉毒、涉恐、走私、诈骗等跨境违法犯罪,坚决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开展好第五轮禁毒人民战争,推进突出治安问题常态综合治理,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十)着力抓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加强与省州规划、县级专项规划及重点规划的衔接,按程序发布及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形成以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重点规划为支撑的统一规划体系。总结汲取“十三五”时期好的经验和做法,抢抓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等建设机遇,突出南华县城纳入滇中城市群“楚雄副中心”的优势,主动服务融入楚南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加强汇报对接,争取将南华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州重大项目规划盘子,全面补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生态文明、社会事业等领域的短板弱项,助推“十四五”期间南华新型城镇化、“五大枢纽”建设、七大重点产业等协同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各位代表,2021年是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任务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