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帮扶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新进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2019年定点帮扶南华县以来,按照“南华所需,学校所能”,聚焦乡村“五大振兴”,举全校之力,集优势资源,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以党建、科技、教育、文化赋能,全面助力南华县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四年来,学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33.33万元,其中学校直接投入1308万元、动员社会捐赠125.33万元,从产业、教育、医疗、科技、人才等多个维度,鼎力支持南华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发力基建,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瓶颈问题。共计投资260万元,硬化村组道路5.2公里。解决了重点联系的罗武庄乡羊成庄村委会5个村民小组383户农户的出行难问题,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山货的流通。实施安全饮水工程4件,有效解决了227户村民的人畜饮水及田地灌溉用水难题,受到了当地村民的广泛称赞。在罗武庄乡建设“爱心超市”和进行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劳动积分兑换商品的形式,鼓励群众自力更生,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社会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整治、遵守村规民约的自觉性。二是授人以渔,助力彝族绣娘创造美好生活。依托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厂,资助开办了传承“指尖艺术”彝族刺绣技能培训班,培训绣娘110名,通过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110名绣娘中的41名现已与工艺品刺绣加工厂达成用工协议,顺利实现就业。除了对全县彝族绣娘进行培训外,学校还出资50万元,在罗武庄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刺绣帮扶车间,通过发展刺绣产业,既实现彝族刺绣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同时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强化培训,智力帮扶强本领。依托培训资源优势,根据南华县实际需求,构建起远程教育、本地学习、到县培训等多种方式结合的培训体系,为南华县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截至目前,学校为南华县开设了“南华县传承指尖艺术彝族刺绣培训班”“南华县果树种植技术培训班”“南华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班”“南华县基层干部培训班”等各类技术人员与基层干部培训班,共举办培训班6期4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和理论水平。依托学校智力资源优势,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学校80个教职工党支部与80名南华县贫困家庭学生结成对子,每年给予每名学生1500元助学金,同时积极开展学业和思想帮扶。设置5万元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南华学生。学校还招募了102名优秀学生和教师志愿者,与102名南华中小学生一对一结对子进行学业辅导帮扶。学校出资50万元设立南华县产业扶贫专项课题,共设置了包括南华县医疗和养老问题中长期发展规划、南华县域农林经济与绿色发展产业链、价值链现状与远景规划,南华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调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及疫情后的经济转型调研,南华县扶贫政策成效和社会文化建设调查,南华县教育问题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南华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远景规划等在内七大专项课题。为南华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把脉,开好“药方子”。四是促销代售,帮助农特产品走出大山。通过学校直接购买、推荐校友企业帮助销售等方式全力支持农特产品销售,累计开展消费帮扶3121.35万元。同时,学校在食堂专门协调提供25平米帮扶窗口1个,将具有南华特色的小吃食品推广到北京,在提高消费帮扶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南华美食的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帮扶挂联模式,为推动南华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走出了一条“造血式”帮扶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