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nhx-/2023-1027056 公文目录:政府文件 发文机关:南华县政府办 成文日期:2022年03月31日 发文字号:南政发【2022】1号 主  题  词: 标      题:南华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烟叶工作的意见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31日

南华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烟叶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各级烟叶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2022年全县烟叶工作,保持烟叶工作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各级党委政府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烟叶工作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州第十次党代会及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战略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稳固烟叶基础为核心,按照“稳规模、优布局、促转型、强基础、促增收”的烟叶工作思路,努力担当烟叶高质量发展新作为。

(二)目标任务

2022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7.4万亩,收购计划20万担(含出口备货1万担);上等烟比例70%以上;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80%以上、综合等级纯度90%以上,国家局工商交接合格率达到全州平均水平。

二、主要政策

(一)配套政策

1.烟叶生产专项经费。为保障烟叶工作高效运转,州级把2022新增烟叶税费的15%下达作为种烟乡(镇)工作经费,具体金额以州下达数为准;县财政按照不低于新增烟叶税费的50%安排,作为乡(镇)、村组工作经费具体方案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汇 同县财政局另行制定,严格组织考核和兑现。

2.烟叶烘烤设施扶持费。计划推广烘烤物联网新技术装备,安排物联网烤房技术设施扶持费,具体扶持费以州下达数为准。

3.稳定核心烟区扶持费。对开展烟叶产业综合体试点,安排扶持费40万元。

4.烟夹推广扶持费。计划推广新式烟夹,安排扶持费,具体扶持费以州下达数为准。

5.基本烟田建设项目管理费。基本烟田建设项目管理费与基本烟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挂钩考核拨付。

6.烟叶生产专项扶持费。为推进全县烟叶生产转型升级,县财政视财力情况再增加安排投入2022年烟叶生产扶持费,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汇 同县财政局另行制定方案,组织考核和兑现。

(二)烟叶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

具体政策以州人民政府、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发文为准。

(三)收购政策

2022年烟叶收购价格总水平上调6%,严格执行国家烟叶收购价格政策。

三、主要措施

目前,全国烟叶“去库存”任务已经完成,烟叶供需总量由稳转增。全县今年种植面积7.4万亩、烟叶计划20万担,未来还将增加烟叶计划。要坚决落实党中央“三农”政策决策部署,按照州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结合南华实际,形成以烟稳粮、促粮共识,建立粮烟综合轮作区,稳固粮烟基础。要发挥烟叶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抢占全国烟叶新一轮增量机遇,力争“十四五”末烟叶计划恢复到24万担左右。各级各部门要着力解决优质烟区和烟农流失、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不平衡、烟叶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基层干部抓烟积极性下降、品种纯度下降等突出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烟叶生产水平,以高质量促进发展。

(一)千方百计落实生产规模。一是优化种植布局。将生产计划安排到水源有保障、种烟基础牢、烟叶质量优、市场需求旺、技术水平高的村、组,确保好田好地种好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脱贫户、监测户继续合理倾斜种植计划。二是压实扛牢工作责任。各级要把面积栽足种好、品种纯度两个任务落实到人到田,确保预留抗风险5%以上,为保质保量完成20万担烟叶计划打牢基础。三是加强政策宣传。要加大“烟叶收购价格总水平上调6%,K326品种种植补贴75元/担不变”等政策的宣传,算好“经济对比账、收入稳定账”两笔细账,提前给烟农吃“定心丸”。四是严肃计划分解落实。强化合同主线作用,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加强分类指导,科学约定 单产,强化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管,严格按合同约定的品种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严格按计划组织统一育苗、落实种植面积。要按流程把合同分配给想种烟、能种烟的烟农,杜绝按人头或承包田平均分配烟叶合同,杜绝私下交易合同谋取不当利益。严防截留计划和空虚合同。严禁以烟叶合同计划为手段强制烟农生产其它作物。严禁合同与物资销售挂钩。

(二)千方百计稳定种烟区域。一是建立基本粮烟田保护制度。由各级政府牵头,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烟草等相关单位协同建立永久粮烟田保护区,完善核心烟区规划,强化烟区建设、土地流转等政策落实,引导植烟土地流转长期有序进行。“十四五”期间,基本烟田面积稳定在19.1万亩左右,其中核心烟区稳定在9万亩左右,稳固烟叶产业根基。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烟田,推进全程机械化,补齐烟站、烤房设施短板,切实加强基础设施管护,夯实烟区发展基础。“十四五”实现清洁能源烘烤占比达40%以上。三是加强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龙川镇、沙桥镇要试点推进烟区产业综合体,构建以烟为主、多元产业协调发展模式,促进烟区稳定发展。四是建立大农业气象增雨防雹减灾机制。要统筹农业农村、林草、水务、气象、烟草、保险公司等部门,多部门投入,加大农业气象增雨防雹力度,完善烤烟防灾减灾体系,提升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三)千方百计稳定烟农和基层队伍。着力建设和稳定烟农、基层干部、技术推广三支队伍。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烟农队伍。各级各部门要出实招,全力扶持“想种烟、能种烟、种好烟”的烟农群体。各级要深入一线召开宣传会,算亲情账、经济账,动员返乡农民种植烤烟。加快构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大力发展10—30亩职业烟农,深挖减工降本空间,提高烟叶生产规模效益。二是巩固抓烟村组干部队伍。增强村组干部的认同感、责任感,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2022年烟草继续增加投入120万元,用于稳定烟区。三是稳定科技队伍。充分调动生产管理、基层一线、合作社烟技员的工作积极性。烟草投入合作社生产技术指导服务费185万元,建立完善“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生产模式。

(四)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收购水平。要奋力抢占市场质量高点,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一是提前谋划应对旱情。根据近年来干旱常态化严峻情况,各乡镇,水务部门要千方百计及早补水蓄水,提前谋划应对旱情。二是严把品种纯度。采取有力措施,在育苗前做好烟农工作,杜绝烟农自购种、自育苗,加强田间查处和收购管控,推广新品种以引导烟农良种良法种植烟叶,确保品种纯度达到100%。三是严把时间节令。严把“4月30日完成预整地、5月10日完成移栽、9月30日完成采烤、10月20日完成收购”时间节令。四是坚持连片种植。确保坝区连片和山区连片分别不低于100亩和50亩。五是强化轮作。确保轮作率达到90%以上。六是高标准打造示范样板。1000亩以上连片龙川镇不少于2片、沙桥镇不少于2片、雨露乡不少于1片,500亩至1000亩连片龙川镇不少于1片、沙桥镇不少于4片、雨露乡不少于2片、罗武庄乡不少于1片,其余乡镇50亩以上500以下规模连片按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的原则认真抓好规划落实。七是切实提升实用技术到位率。坚定不移落实好常规生产技术,实现优质高产和均衡生产。八是加强收购管理。总结去年成功经验,继续推行“约时定点、集中分级、集中运输、代表交烟”模式,做到烟叶交售公开、公平、公正,推进“无人化”收购,提高服务烟农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烟叶收购质量均衡性、稳定性。严格落实质量检验和质量考核制度,强化结果运用,提升烟叶质量水平,等级合格率和纯度不低于全州平均水平。

(五)坚持绿色生产。一是实施保育土壤。抓实大田营养土还田、土地轮作、商品有机肥推广、绿肥种植示范,大田营养土还田、商品有机肥、绿肥种植三种土壤改良方式互补100%覆盖或者三选一推广。田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达100%,实施5.59万亩地膜回收再利用。物资供应必须充分尊重烟农意愿,不得与烟叶种植合同挂钩,合作社供应有机肥价格不超过1200元/吨。二是强化烟叶安全管控。将烟叶农残纳入各级的重要考核指标,对农药门店、合作社销售的农药加强监管,指导督促烟农安全用药,全面落实采烤前20天和烤房内严禁喷施农药等管控措施。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在州级出台政策的基础上,县政府也将出台支持政策,积极推广生物质烘烤和电能烘烤,促进我县碳达峰、碳中和。

(六)坚持创新驱动。一是着力打造数字烟草。抓住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按照“大系统、大平台、大集成”要求,全面推进烟叶种植合同签订、产前投入补贴、烟用物资管理等业务信息化管理,深入推进“一部手机种好烟”APP推广应用,集成构筑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上线供应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快推动烟叶生产、收购、调拨、复烤、营销全过程数字化。加强烟叶分定级智能设备推广应用。二是着力推动农机农艺融合。结合高标准烟田建设,加强烟田改造和适用农机引进研发,不断提高机械作业率和覆盖率。三是加大物联网智慧烘烤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可移动”式烘烤和智能烘烤,持续优化系统,降低烘烤成本,减少烟叶烘烤损失。

(七)坚持工商协同。一是进一步深化工商合作。与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深度合作,高标准实施“玉溪”高端卷烟品牌原料工场,满足工业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实行定制化生产,切实服务好云产卷烟品牌发展。二是推进基地单元建设。高标准建设红塔集团、河南中烟基地单元,大力开展基地单元定制化开发,不断提升优质原料保障能力。

(八)坚持产业融合。把推动烟农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一是打造“烟叶+N”产业体系。抓实基本烟田保护,统筹推进烟叶与非烟产业协同融合、产业综合体与烟区农村建设深度融合、烟叶绿色生产技术与非烟农产品生产互利融合、烟叶基础设施与多元产业经营共享融合,建立“烟叶+N”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特色主导产业集群。二是推进高标准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在去年试点建设南华县上庄科国家标准综合体的基础上,新增南华县田心综合体。采取合作社传统订单、联合社自主发展、土地入股合作、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多主体、多业态联合发展,围绕钱、地、人三要素集聚优质资源,着力推动形成以烟为主,多业发展农村、多业带动农民、多业支撑收入的烟区产业体系,为烟农增收、烟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加强领导,强化考核

烟草产业是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统筹协调,积极研究出台政策措施,抓好工作落实,激发工作干劲。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坚持“政府调控、烟草主抓、烟农主体、部门配合”的工作制度。统筹好各方力量。县人民政府结合烟叶工作实际出台相应保障政策,制定管理办法,抓好烟叶生产收购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协同并进,整合投入力量、资源和资金。二是实行县级挂钩联系督导乡(镇)制度。根据县级领导挂乡包村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对乡(镇)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全程跟踪指导产区落实相关生产技术,突出解决各乡(镇)短板弱项,对落实不到位的及时反馈,确保相关短板弱项全面改进提升。

(二)强化责任考核。一是把烤烟生产纳入年度工作考核重点。强化考核奖惩措施,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烟叶生产指标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指标,促进烟叶生产提质量、上水平。二是加强全程考核。县烟草专卖局根据《南华县2022年烟叶生产收购质量管理考核办法》进行检查和督导。三是考核结果与工作经费挂钩。根据烟叶生产开展检查考核,建立考核结果与工作经费挂钩的新机制。四是对烟叶生产工作评先评优。提升基层抓好烟叶生产的信心和决心,对烟叶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评先评优。

(三)加强资金管理。各乡镇要严格执行省、州、县有关专项补贴资金的管理规定,按照财政资金管理要求,规范使用和支付,加强补贴资金监管,不得擅自改变补贴方式、补贴标准和补贴对象。县财政局要在2022年12月31日全面完成省、州财政补贴资金兑现工作。在2023年1月20日前,县财政局、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要将兑现结果上报州财政局、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州财政局将收回兑现后的结余资金,把结余资金调剂用于2023年全州烟叶生产。

附件:南华县2022年烟叶种植收购及品种计划安排表

 

 

 

南华县人民政府

2022年3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南华县2022年烟叶种植收购及品种计划安排表

单位:亩、万公斤

乡(镇)

指导面积

收购计划

品种计划

合计

指令性

出口 备货

K326

云烟87

云烟121

指导面积

收购量

指导面积

收购量

指导面积

收购量

龙川镇

14320

198

191.1

6.9

14320

198

雨露乡

7310

101

97.5

3.5

7310

101

沙桥镇

14700

203

195.9

7.1

14700

203

五街镇

6280

83

77.6

5.4

6280

83

一街乡

10440

138

129

9

10440

138

罗武庄乡

7960

105.3

98.44

6.86

7960

105.3

红土坡镇

5290

70

65.4

4.6

5290

70

五顶山乡

3860

51

47.66

3.34

3860

51

马街镇

3840

50.7

47.4

3.3

3840

50.7

合计

74000

1000

950

50

36330

502

33810

447

386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