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nhx-/2023-1101029 公文目录:以创业带就业 发文机关:南华县政府办 成文日期:2024年04月18日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野菌飘香百业兴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14日

野菌飘香百业兴



     

      随着我州对野生菌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的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了以南华县为中心,辐射全国联通欧美日韩的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和从山林管理、菌品采摘、精深加工到产品销售的产业链。2007年,南华县被世界菌根大会命名为全国唯一一个“野生菌王国”。
  今年6月3日,中国野生菌第一信息平台——中国·南华野生菌信息港正式上线运行。解决了野生菌行业中信息不对称、共享难、交流难的问题,同时开发了全国野生菌报价平台,有效地引导野生菌价格导向。至此,我州野生菌产业实现了从“造势”到“造名”再到“造网”的突破。

资源—— 野生菌的美好“家园”

  南华之美,是和它的野生菌联系在一起的。还没走进南华县城,远远的就可望见南华县周边的大山上,浓绿的森林中,冒出一座座红色的、黄色的、青色的野生菌形状的建筑。野生菌文化融入南华山野旅游建筑文化之中,成为美丽南华最具地方特色的象征。
  南华县地处滇中,地形地貌、土壤结构、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广阔的森林资源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为野生食用菌生长繁殖提了优越的条件,境内野生菌分布面积广,种类繁多。目前已知全县野生菌种类有2纲9目26科290余种,占全国野生食用菌种类930多种的31.2%,占全省670多种的43.3%,占全州300多种的96.7%,年蕴藏储量约1万吨。
  “野生菌中的珍品松茸在南华产量甚高,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61个村委会,面积达70多万亩,出菇期从5月开始到11月才结束,生产周期超过中甸、丽江,是云南松茸主产区之一。”说起野生菌资源优势,南华县林业局林业产业办公室主任自正权如数家珍。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到野菌飘香时。6月,充足的光照、丰沛的雨水、温润的空气,给南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县城的野生菌交易市场内,人头攒动、菌香扑鼻,香根、红葱菌、白葱菌、青头菌等常见野生菌在交易摊点上随处可见,鸡[堰] [从]、干巴菌等名贵野生菌也逐渐多了起来。
  “一场雨后,市场上卖野生菌的人越来越多,每到下午,卖菌的人和买菌的人挤满了整个市场,好不热闹。”市民张兰介绍。每年5至9月,南华的野生菌交易市场、餐饮就热闹起来。肩挑马驮篮背手提的卖家,开着各式车子的买家从八方涌来。“这季节,无论饭馆里、家宴上、大餐也好、小吃也罢,野生菌都是不可缺少的食材,你闻闻整个县城的空气处处弥漫着野生菌的清香。”市民张兰闭上眼睛深深呼吸着。
  得天独厚的条件,让野生菌也从幕后走上了前台。“我到很多地方收购过野生菌,就南华的最多,每年我6月中旬来到这里,一直到11月才离开,这里的野生菌质优量大,其中收购的松茸、牛肝菌多远销日本、韩国。”从广东到南华做生意的李先生说。

保护—— 只为野菌长飘香

  过去,野生菌丰富的营养价值没有被人所了解,在南华,野生菌大多为农民自采自食。近年来,南华野生菌知名度不断提升,让野生菌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现在到山上捡野生菌比种烤烟的收入还高。”眼前利益遮蔽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远见,开伞菌、童菌一度被大量滥采。
  为了保护野生菌资源,南华县识事早、行动快,在云南率先实行“封山育菌”、“采摘权竞标拍卖”等管护、经营新机制,强化资源保护。
  为科学发展野生菌,该县起草的《牛肝菌采集方法》、《松茸采集方法》两项省级地方标准顺利通过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专家组的技术审查,并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同时高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种植标准化示范区》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的验收合格证。依托昆明食用菌研究所雄厚的技术力量,南华做好野生食用菌试验、示范、技术推广,进行野生菌基地培育、食用菌的精深加工、新品种研发推广等。
  在政策的支持下,一批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迅速崛起。
  五街镇房后山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是南华野生菌菌种保护的先行企业,走进基地,成片的菌塘深藏于幽静的松林灌木之中。基地面积共50亩,主要生长着云南松、华山松等植被,菌类主要有松茸、牛肝菌、鸡油菌等,野生菌年均产量510公斤。基地承包大户罗兴生指着刚出土的松茸对记者说:“为了保护菌种,进出的人员都要顺着木板路走,以免踩踏,同时,到菌子丰收的季节,只有工作人员才能进去,他们有固定的行走路线。”
  另外,云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的实施,也给南华的野生菌带来了一片生机。
  罗兴生是五街镇芹菜塘的村民。1995年,他承包50亩的集体山林封山育菌。刚开始承包时,松茸的产量只有几十公斤。后来,政府在此实行了天保工程,给予了罗兴生科技指导,经过几年的封山,现在,每年能产200多公斤松茸。“按照去年一公斤300元的价格,单是松茸一年就能赚到六七万呢,现在大家都把林子当宝贝,不用说砍树,爱护还来不及呢。”罗兴生说,“没有封山,就没有如今的发展。”
  “为了野生菌飘香万里,近年来,我们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封山育林、承包管理,林业产业发展得比较快,野生菌产业也成为了南华县的特色产业。”南华县林业局副局长许世昌说。

增收—— 群众致富“香饽饽”

  天蒙蒙亮,洒披武村村民何成华就到村子周边的山上捡菌子,如果运气好,一天下来红葱菌可以收入100元左右。
  其实不止何成华,每年野生菌大量上市的季节,洒披武村几乎全村出动,家家上山,8万多亩的山林里可以捡来100多万元的野生菌。
  洒披武村隶属南华县雨露白族乡,虽然也种烤烟,但全村433户农户、 1830多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周边山林里的野生菌,很大一部分村民靠此发家致富,过上小康生活。
  “村民到山上捡野生菌比种烤烟的收入还高,有些比较有经验的一年能捡1.3万元左右,户均收入都在3000元。”雨露乡洒披武村委会主任何孔贵说。
  家住南华县南街的邓永刚从1996年就开始从事牛肝菌收购工作。每年6月中旬,从早上6点多到太阳下山,南华菌子交易市场、周边盛产菌子的山上、农户家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好的年成,年均纯收入可达到8万多元。”邓永刚对记者说。
  随着发展,野生菌已成为南华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目前,全县共有10多万人参与野生菌的管理、采集、经营活动,主产区农户野生菌收入占家庭收入的40%至70%。2013年,全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达6053吨,交易额3.56亿元,全县农民人均野生菌收入1273元,野生菌成为山区农民一条重要的增收渠道。

发展——品牌打造步步高

  6月3日,中国野生菌第一信息平台——中国·南华野生菌信息港正式上线运行,使南华野生菌实现了“造网”新突破。
  小小野生菌撬动了南华县经济大增长。
  南华县在发展野生菌产业时,始终相信“品牌”的力量, 建基地、强企业、培市场、创品牌、促流通……在打造品牌的路上,南华县步步为营。
  90年代初,野生菌产业在南华悄然兴起。1999年,南华开始引进加工企业对野生菌资源进行开发、提升。2001年,南华在全省率先试行“封山育菌、承包采售”的野生菌管护机制。同年,建成全省第一个野生菌交易市场。2002年,南华县被省林业厅列为全省20个松茸基地县之一。
  从2003年起,南华开始举办“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实现了从“造势”到“造名”的突破。
  2007年,南华野生菌交易量、产量、产值创历史新高,14家野生菌加工企业,3个交易市场初具规模,形成了滇中经济圈与滇西经济圈交汇地带上的野生菌集散中心。同年,南华被第五届世界菌根食用菌大会命名为“野生菌王国”。
  至此,南华野生菌实现了由“山货”到“精品”的转变。
  为使“精品”变“高端”,随后,南华按照“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理念,围绕建设“中国最具规模的野生菌文化旅游产业园、中国最具规模的野生菌冷链加工基地、中国最具规模的野生菌出口贸易基地、中国最具规模的野生菌物流基地”的目标,南华县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了四川攀星集团投资建设集野生菌深加工、物流交易、美食、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交易、温泉度假酒店等于一体的“野生菌王国·物流加工出口基地”项目。同时,注册了以松茸为代表的地理商标。
  2013年,南华县地区生产总值为36.4亿元,野生菌交易额达到3.56亿元,通过野生菌产业带动的乡村旅游、生态美食、现代物流等产业也迅速发展。
  “擦亮‘野生菌王国’品牌一直是我们陪强做大这个产业所坚持的目标。”县委书记李云升说。未来几年,南华县将依托中国·南华野生菌信息港这一平台,大力宣传野生菌美食,丰富美食文化内涵,提高野生菌品牌效应和产地效应,全力推动野生菌产业发展,力争把南华建设成世界野生菌产地交易中心、中国专业的野生菌深加工物流中心、云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目的地,进一步展现南华“野生菌王国”的魅力。(记者 马银彬)

开发——野生“山货”变精品

  近年来,南华县借力“九府通衢地”的交通区位条件与得天独厚的野生菌资源优势,通过抓质量、促保护、重宣传等方式不断努力,让“野生菌王国”的品牌越来越亮。
  “山货变商品,商品变精品,精品变高端。”一句话道出了南华野生菌的破题之道。
  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再把产业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野生菌产业富一方百姓,带一方发展。
  “过去,一年拾菌子只能买几百块钱,现在不一样了,怎么也得有万把块的收入。”龙川镇岔河村农民周姚笑着说,“从2010年开始,我家不种烤烟改拾菌子了。”
  每年6至11月,南华县约有10多万人参与野生菌的管理、采集、经营活动,是当地除烤烟、农作物外投入人员最多的一项生产活动。2013年,南华农民人均野生菌收入1273元,主产区农户野生菌收入占家庭收入的40%至70%。
  野生“山货”变精品。为提升野生菌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南华为野生菌“改头换面”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围绕建成“全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集散地”的发展目标,步步为营,扩大交易量,规范交易行为,建设电子物流交易平台,实现南华的野生菌价格自己做主,使野生菌“南华价格”成为全国市场的主导价格。
  同时,县委、县政府从制定政策、土地税收减免、引进企业、用电优先到贷款协调不遗余力。
  据悉,目前,南华已经建成4个野生菌交易市场,野生菌生产加工企业17家,成为滇中经济圈与滇西经济圈交汇地带上的野生菌物流集散中心。
  虽然南华野生菌产业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值得欣喜的是,一些大企业的进入,开始为云南野生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落户南华县的四川攀星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南华成功引进国内专业从事野生菌采购、加工及出口销售的知名企业——四川攀星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从2009年开始在南华城郊投资6.5亿元建设集野生菌产地交易中心、深加工物流中心、特色旅游资源目的地于一体的“野生菌王国”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野生菌产地交易中心和国内最专业的野生菌深加工物流中心。
  如今,部分企业已在野生菌的深加工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创新性地开发出野生菌保健酒系列、调味品系列、清水、盐渍系列。更有企业将野生菌打成粉状和玛卡相结合,制成高端保健品。而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为了迎合大众健康、养生需求,松茸、鸡[堰] [从]月饼在市场上随处可见,这一系列野生菌产品的创新,无一不是为南华野生菌大时代来临前的曙光。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