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友代表:
你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切实加大困难群众救助中央和省级资金争取的议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复函如下:
一、2023年中央和省级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拨付使用现状
近2年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主要说明社会救助资金)拨付一般是以本年10月份的系统对接数据预算下年资金,县级民政2023年预算的中央和省级需下拨资金是3123.5万元。中央和省级下拨资金一般按平均补差的85%下拨,剩余15%由州级、县配套,剩余15%的55%由县级配套。今年县级配套325.86万元。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重要的是要有困难群众数据支撑,为此2022年10月,我们通过特事特办手段,拉升了低保保障人数到7053人,但保障人数仍小于县级民政预算数7135人。
今年我们对中央和省级困难救助资金结合人数这一数据进行了分析测算,认为低保人数维持在6800到7000之间,预计资金略有结余,结余率可控在5%以内,低保人数在7000人以上则会动用到县级配套资金400万以上。同时今年10月份预计农村低保可达7200人,仅低保一项下一年向上在今年预算基础上和实际下拨资金都会有所增加。
二、已落实的扩围增效政策
(一)政府救助平台的推广运用,做到自主申请,手续简便,随时随地“指尖办、掌上办”不设任何门槛。
(二)放管服措施落细,审查审批改为审核确认,做到重服务,讲实效,角色从管理转变为审查,客观、公正施保。
(三)落实单人保政策,将收入在低保标准1.5倍以内的重病重残人员,且本人财产符合规定的,从家庭人口中分离出来纳入保障。
(四)实施收入扣减政策,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家庭及人员,刚性支出扣减后,收入符合低保标准的,给予低保保障。
(五)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在工作中,重视信息比对,对因病,因学致贫的家庭及人员,实行主动帮扶,线下发挥“铁脚板”,走村窜户,政策找人。急难型临时困难,简化手续,先救助后公示。
(六)强化居住地办低保,户籍不在本县,来本县安家或在本县生活符合低保条件的,一律按家庭共同生活成员纳入保障。
(七)持续推进政策宣传,我们始终不渝地开展宣传活动,讲好救助故事,努力实现应救尽救,以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政策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八)收入、财产豁免。对一些非共同生活成员有赡养义务,但本身需要子女赡养,且无固定收入,其子女的财产及给予的抚养费进行豁免,聚焦生活困难主体,扩大保障范围。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加大临时救助的投入。我县是典型的自然灾害频发县,对临时救助帮扶,民众普通期望较高,对临时性,短期发生生活困难,但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加大帮扶力度,对支出型救助,支出费用年内可合并计算,对一些无法计算但影响生活的因素可进行评估,扩大临时救助范围和资金支出。
(二)加大低收入、低保边缘家庭人口及支出型困难群众认定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推进我县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实现社会救助规范化、信息化、数据化管理,预防与救助相结合,开展好事前预测数据分析,确保各项救助政策客观、公正地落实。
(三)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在上级社会救助容错纠错机制的指导下,出台我县社会救助容错纠错机制,对无心或可挽回的损失的社会救助事项,可以免责或免除追责问责,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良好工作氛围。
感谢你对南华县民政事业的关心、关注、理解和支持!
南华县民政局
2023年8月15日
(联系人及电话:段洪俊 0878―721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