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经农人资环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广耕地间作套种,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益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十分感谢你们一直对我县农业生产,特别是耕地间作套种,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益推广工作的关心支持。您委在县政协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55号提案,经我局认真分析研究,现答复如下:
间作套种是中华农耕文明的瑰宝,在我县间作套种由来已久。近年来,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代表的间作套种种植模式在全县各乡(镇)大力推广,耕地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有效带动了粮食增产增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2022年,农业农村部实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核心就是大力推广大豆玉米间作套种,实现稳粮增豆。同年,县农业农村局印发了《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实行班子成员包乡(镇),科技人员下沉包村、组的工作机制。2022年、2023年全州大豆玉米间作套种现场会连续两年到我县进行观摩参观,对我县大豆玉米间作套种推广给予了高度肯定。2024年依托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50万元,全县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样板44片2720亩,其中州、县级示范样板5片720亩,目前长势良好。
我局将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大力推广发展间作套种,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
一、责任压实到位
一是为切实抓好2024年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收,我局提早谋划部署,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立足“早”将农业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县级部门和乡镇,突出“实”将任务落实到村组、农户和田块,绘出示意图,做到县、乡、村各一张图、一份表;二是年内制定下发了《中共南华县委办公室、南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党政同责抓好粮食安全的通知》、《南华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开展推广工作从点、线、面向纵深推进。
二、政策支持到位
一是抓技术保障。通过调研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及时编写各环节田间管理技术要点,按照“扩距增光、缩株保密,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原则,选用适合南华本地气候的台湾75-3(大豆)、金诚玉6号(玉米)品种,主推“2+3”模式,暨:复合带内种2行玉米、3行大豆。复合带宽200厘米,玉米带宽40厘米,大豆带宽160厘米,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50厘米。玉米塘距30厘米,每亩2300塘,留双株,播种密度4600粒/亩,有效株数力争达到4000株/亩;大豆塘距30厘米,每亩3500塘,播种密度10500粒/亩,有效株数力争达到9500-10000株/亩;二是抓农资保障。为保证大豆种植任务的完成,及时协调农资供应企业,组织调供适合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做好余缺调剂,做到供给有余,价格稳定。全县共就位化肥14253吨,积造农家肥37.95万吨,农药82吨,农膜323吨,玉米良种287吨,豆种58吨;同时,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开展农资市场巡查检查8次,检查经营户104户,防范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不法行为,确保广大农民买到“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三是抓资金保障。配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样板推广资金50万元,确保“惠农资金第一时间兑到农民手中、推广资金第一时间用到田间地头”,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三、示范推广到位
一是抓好宣传发动。通过微信(QQ)工作群、走访入户、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严格落实藏粮于技战略,成立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和组建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组,派出科技人员深入10乡镇128个村(社区),分片包干开展“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手”的“零距离”科技服务形式。大春生产期间,全县共开展召开现场培训会26场,189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二是抓实示范带动。围绕“扩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的目标,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套种,2024年成功举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样板44片2720亩,根据测算(2023年数据):示范样板内玉米亩产651.12公斤,鲜大豆平均亩产520.8公斤(其中:最高亩产613.7公斤,中等亩产521.3公斤,最低亩产427.5公斤),干大豆平均亩产:135.68公斤;产值:玉米651.12×3=1953.36元/亩,鲜大豆520.8×4.5=2343.6元/亩,干大豆135.68×8=1085.44元/亩。通过样板的示范带动和广泛的宣传发动,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的参与性,形成一批可学可看可复制的典型。
再次感谢政协经农人资环委对县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您委继续关心关注农业农村工作,对全县农业发展多提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南华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11月18日
(联系人及电话:彭建林 0878—722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