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县审计局局长向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作了《南华县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条及相关规定,现公告如下:
一、审计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州委州人民政府工作安排和县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要求,把审计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紧抓实,审计整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一)坚持提高站位抓整改。“一把手”带头抓整改,县委审计委员会、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常务会听取审计整改工作汇报3次,县人民政府召开审计工作会1次、审计整改推进会2次,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领导对审计报告、审计要情、审计专报作出批示21件次,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被审计单位具体负责、主管部门监管、审计部门督促检查的整改责任体系,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有力有效推进。
(二)坚持压实责任抓整改。县人民政府牵头落实上级审计机关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主体责任,及时印发整改方案和分解下发整改任务清单。牵头主管部门压实审计整改监管责任,召开整改调度会议安排整改专项检查,指导监督本部门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扎实推进整改。整改责任单位严格落实整改责任,要求立行立改问题已第一时间纠正,要求分阶段整改或者持续整改问题已制定整改计划有序推进整改。
(三)坚持督查检查抓整改。县委巡察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巡察。县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问题较多的部门和单位开展议题调研,对整改任务较重的4个县级部门和1个乡镇开展满意度测评,有力推动问题整改。县人民政府安排县审计局加强督促检查,已督促10个乡镇和31个县级部门全面落实整改责任,推动整改成效全面提升。
(四)坚持标本兼治抓整改。县级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结果运用,增强监督实效,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已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县审计局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分类管理机制,强化服务理念帮整改,审前加强财经法纪宣传,审中督促边审计边整改,审后从制度机制体制的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帮助指导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全面推动标本兼治。
(五)坚持健全机制抓整改。不断健全完善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县委审计委员会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实施意见》《楚雄州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责任追究办法》并提出我县贯彻意见,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
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截至2024年10月,我县审计工作报告反映180个问题,其中:审计要求立行立改167个问题,整改责任单位已完成整改问题167个;审计要求分阶段整改2个问题和持续整改11个问题,整改责任单位已完成整改问题2个;累计已完成整改169个问题,占2024年应完成整改问题总数171个的98.83%。
(一)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查出9个问题,其中:已完成整改8个问题,仍需持续整改1个问题。
2.县红十字会、县供销社、五顶山乡、兔街镇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查出19个问题,已完成整改。
(二)重点项目和民生资金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南华县5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和2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专项审计调查查出14个问题,其中:已完成整改11个问题,仍需持续整改3个问题。
2.南华县3个重点民生领域审计项目查出96个问题,其中:已完成整改91个问题,仍需持续整改5个问题。具体为:(1)南华县4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调查查出41个问题,其中:已完成整改40个问题,仍需持续整改1个问题。(2)南华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查出23个问题,其中:已完成整改20个问题,仍需持续整改3个问题。(3)南华县2021年至2023年基础教育项目与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审计查出32个问题,其中:已完成整改31个问题,仍需分阶段整改1个问题。
(三)“双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县供销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五顶山乡、兔街镇5名县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五顶山乡、兔街镇3名县管领导干部任期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审计查出36个问题,其中:已完成整改34个问题,仍需持续整改2个问题。
(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五顶山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状况审计查出6个问题,已完成整改。
以前年度未完成整改到位的问题,县审计局将持续督促整改责任单位深入推动问题整改,直至问题整改“清零”。
三、后续工作安排情况
从督促检查情况看,各整改责任单位未完成问题整改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问题受地方经济发展和财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需要通过经济发展增加财力来解决。二是部分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形成原因复杂需要持续整改。三是部分整改责任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足,需要压紧、压实责任抓整改。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审计委员会安排部署和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不断压紧压实审计整改责任,以更加务实作风、更加扎实举措坚决全面彻底抓实问题整改。
一是强化源头治理,举一反三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改”相结合,举一反三,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推动问题从源头上治理。坚持推动问题揭示与解决问题相统一,一体推进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
二是压紧压实责任,强化责任落实推动深入整改。压紧压实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是问题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主管部门对本部门存在问题的督促指导,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办事人员具体负责整改工作,督促对未完成整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优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主动报送整改报告及证明材料,确保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对账销号。
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强化贯通协同凝聚监督合力。在监督计划、关注重点、组织方式等环节加强沟通,发挥各类监督优势,各有侧重,手段互补,形成监督合力。探索建立目标协同、信息共享、成果共用的贯通协同机制,凝聚监督合力,构建衔接顺畅、配合有效的工作格局,切实把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