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南华县全社会用电量呈现出鲜明的复苏态势,从年初的负增长逐步回升至正向增长,经济活力回升趋势显著。
一、全社会用电量基本情况
上半年,南华县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232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9%。进入二季度经济活跃度明显加快,用电量增速从一季度-2.6%直接攀升至6.9%,标志着用电需求全面回暖,延续了1-5月强劲复苏的势头。
第一产业:用电量564.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2%,增速比一季度上升2.2个百分点,占全县比重2.5%。随着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如新型农业灌溉设备、农产品加工设备等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第一产业用电量的增长。
第二产业:用电量1024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7%,增速比一季度上升17.4个百分点,占全县比重45.9%。其中工业用电量924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4.6%,增速比一季度上升24.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用电需求较大,其中制造业用电量增长较为明显,同比增长52.7%,比一季度上升46.7个百分点;其次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4.0%,比一季度上升13.1个百分点;采矿业用电量受降雨天气影响,同比增长2.8%,比一季度回落35.7个百分点;建筑业同比下降53.1%,比一季度回落11.6个百分点,主要受国内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大环境的影响,用电量持续大幅下降。
第三产业:用电量6772.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比一季度上升4.9个百分点,占全县比重30.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11.0%,比一季度上升14.3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6.1%,比一季度上升9.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同比增长10.6%,比一季度上升14.1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下降2.9%,比一季度回落3.1个百分点;公共服务及管理组织同比增长1.6%,比一季度回升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整体用电量呈稳增长态势,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充电桩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充电服务业用电量大幅增长,同比增长102.5%。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738.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比一季度回升2.2个百分点,占全县比重21.2%。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增长得益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家用电器的普及,使得夏季用电量明显上升。
二、用电量增长原因分析
(一)经济增长拉动。上半年,我县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县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3%,经济的稳定增长带动了各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对电力的需求。一是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开工率提高,使得工业用电量相应增加;二是消费市场的复苏和繁荣,也促进了商业、服务业等领域的电力消费。三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间接带动了用电量的增长。
(二) 气温因素影响。夏季高温天气增多,导致居民生活和商业领域对制冷设备的使用需求增加,从而拉动了电力消费。高温天气下,电器的使用频率大幅提高,不仅居民家庭用电量上升,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的用电量也显著增加。
(三) 能源结构调整。随着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电力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其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也持续上升。一方面,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为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提供了更多的电力供应;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不仅增加了交通领域的电力需求,还带动了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电力消费的增长。
三、对未来电力供需形势的展望
综合考虑当前经济发展态势、能源政策导向以及气温变化等因素,预计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各产业对电力的需求结构也将发生变化。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用电量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而传统高耗能行业的用电量增速将进一步趋缓;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仍将是电力消费增长的重要支撑。为保障电力供需平衡,一是需进一步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力供应能力。二是加快推进电网智能化改造,提升电网的输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确保电力能够安全、稳定地输送到各个用电终端。三是加大对清洁能源发电的支持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优化电力生产结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四是通过推广节能技术、实施峰谷电价等措施,引导用户合理用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孔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