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nhxtyj-/2024-1107006 公文目录:政协委员提案 发文机关:南华县教育体育局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南华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对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80号提案的回复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7日

南华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对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80号提案的回复



王开寿委员:

您在南华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如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建好队伍,夯实质量根基

一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书记、校长分设;通过健全完善校领导管理考核机制,合理进行班子成员优化调整;二是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南华一中现有专任教师206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副高级87人、一级教师79人。三是加强与深蓝集团合作办学,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九大学科已邀请昆一中、昆三中、昆八中相关学科专家到校进行新高考备考研讨活动18场次;学校选派优秀教师85人次走出去到云大附中、江苏名校进行跟岗培训,全体教师一年至少参加2次全员培训。

二、加大投入,强化教育教学保障

学校办公经费逐年提高,学生所交学费全额返还学校支配使用,四类学生免学费资助政策认真落实。2023县财政兑现拨付高考奖学金145万元;2023年12月25日顺利成功晋升为一级三等高中。2024年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已经立项,前期到位资金598万元。女生宿舍改扩建项目正在完善相关手续。预计投入2000多万元。

三、聚焦“关键”,发挥育人实效

学校坚持互融并进原则,努力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挥育人实效。一是构建多维育人体系,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原则,把团建工作纳入党的基础建设; 二是创设多样育人活动,目前开展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汉服社、合唱团等17类、36个社团,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构建四大网络,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线上”和“学生成长发展中心—年级—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四位一体,内外联动的大德育网络,推行全员全社会育人的大德育机制。

四、创新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工会暖心行动,从工作、学习、生活、家庭、子女入学等多方面关心关爱一线教师;通过采取挂点帮扶支教乡镇中学,采取上示范课、指导教研教改的方式解决高中教师无乡镇经历而无法进职称的问题。学校采用“南中素养课堂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科学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对县内优质生源输送学校进行奖励,关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2023年高考一本人数18人(包括体艺生),超额完成州下达本科目标。南华县2023年获教学提升先进县一等奖,南华一中获教学成果综合考核二等奖。

五、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激发师生内生动力

学校按照“一年有变化、二年有提升、三年上台阶”的目标,继续争取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云南大学的帮扶,南华一中被定为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大大激发了学生追逐大学的斗志和信心;学校明确高考质量目标,逐层分解目标,从校级→年级→班级→教师→学生,狠抓一本生和临界生培养,教师绩效按工作量+教学成绩进行“能者多劳,优质多酬”的分配原则进行考核发放,高三奖励性绩效按能按时发放;课后服务费按学期发放一次;2023年教师按2%的比例末位分流到初中3人,以上措施大大激发了教师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六、激活机制,灵活创新办学方式

积极探索公办教育托管给民办教育模式,深化“沉浸式”“融入式”“造血式”托管教育,有力促进教育教学提质提高;充分借助“五个一批”托管帮扶契机,与云南大学达成托管协议,通过组织专家团队指导、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交流互动机制等方式帮助本土教师教学水平大幅提升;在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融合县内民族中学、思源实验学校、龙川中学作为集团基地校,交叉任职,协同发展,六年一贯,统一规划、一以贯之,真正实现小、初、高一体化办学。

感谢您对南华教育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