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寿委员:
您在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的提案》,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秉承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红色文化建设”融入办学过程的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红色教育,传承与弘扬适宜学生成长的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展现地方文化,深化红色文化内涵,营造校园红色氛围,培育和提高师生人文素养,打造红色校园。引导和激励师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奋力拼搏的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十个一”系列活动,打造红色校园
2024年,南华县教育体育局制定下发了《南华县教育体育系统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以“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开展“十个一”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先进典型”“红色故事大家讲”系列活动,持续抓好“四史”教育。
(一)讲授一堂思政课。各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围绕“红色文化代代相传”,结合学校实际为全体教师和学生讲授思想政治课共29节,引导全体师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刻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开展一次课题研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对“红色文化”进课堂开展课题研究,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红色文化”进课堂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五街中心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五育并举背景下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
(三)开展一次作文比赛。结合学校语文教学,开展一次“弘扬红色精神,做时代新人”作文比赛。民族中学组织作文比赛,评选96篇高质量作文评审为一、二、三等奖,并组织了集体颁奖活动。
(四)开展一次演讲、讲故事、唱红歌比赛。围绕学校文化艺术节、“五四”“六一”等节点开展以“弘扬红色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演讲等比赛,既营造了节日氛围,也把红色基因在活动中传播。
(五)开展一次主题宣讲。依托学校“五四”“六一”等节点邀请五老代表到学校进行延安精神宣讲。龙川中学、沙桥中学、红土坡中心校邀请五老代表彭亮、吴映光老师入校进行宣讲,以弘扬延安精神小切口,打开红色文化进校园大通道,全县2000余人参加宣讲活动。
(六)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一街、马街、沙桥、五街、五顶山中小学和部分城区学校,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南华县烈士纪念广场开展“走进红色课堂,追寻红色记忆”活动。
(七)开展一次观影活动。全县中小学根据学生、幼儿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组织观看红色动画片、红色影片、革命题材影视剧,学生反响较好。
(八)开展一批宣传报道。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置红色文化展板、红色文化墙、红色文化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舆论平台,打造校园红色文化,突出学校特色,彰显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大力营造学习和践行红色精神的浓厚氛围。马街初级中学制作红色文化墙2块,主题鲜明,教育意义凸显;雨露中心学校制作了“五旗五徽一领巾”墙,打造红色文化的学习氛围。
(九)组织一次文艺演出。各学校结合实际编排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文艺节目,利用学校文化艺术节、“五四”“六一”等活动组织文艺演出,为教师节文艺晚会打下基础。
(十)命名一批示范学校。年底,全面总结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召开一次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经验交流会,联合延安精神研究会培树一批践行红色精神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命名一批“红色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
二、思政课程改革助力红色文化浸润
全县各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齐开足思政课,注重发挥课堂渠道作用推动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2024年申报南华一中“1234567”大德育建设和龙川小学“道德讲堂·信念成就梦想”2个云岭思政教育品牌,组织开展张桂梅思政大讲坛——南华分课堂共9期,各学校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让活动生动有活力,凸显学校特色。
下步,我局将持续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和“张桂梅思政大讲坛——南华分课堂”建设,以思政课堂的改革创新,带动学科融合建设,持续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创建红色教育特色,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吸取红色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革命精神。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县教育体育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