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茶叶卖到繁华的上海,在几年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兔街镇半坡茶厂厂长李正成说。如今,在沪滇协作的助推下,南华县兔街镇古茶香跨越山海,香飘上海,兔街茶叶也实现了由散小弱到品牌化发展的蝶变之路。

南华县兔街镇地处哀牢山南坡,东与楚雄市西舍路乡相连,南与普洱市景东县接壤,西与大理州弥渡县、南涧县毗邻,位于“三州四县”接合部,种茶历史悠久,全镇茶叶资源分别占楚雄州和南华县茶叶资源总数的50%、93.3%,自古就有“哀牢古国,千年贡茶”的美誉。然而,长久以来,靠传统的种植方式和小作坊式分散加工,兔街茶叶一直难以突破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困境,很多茶园因此被“放弃”,茶叶产量和产值不增反降。

“2020年,政府帮我们争取了80万的沪滇协助资金,我们购置了烘青机等茶叶生产设备,当年产量就得到了提升。”李正成介绍道,自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兔街茶叶共得到沪滇协作帮扶项目11个,共计帮扶资金920.45万元,主要用于茶园基础提升、茶加工工艺升级等方面。
“我们村有上百年的种茶历史,2022年以来,政府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成功举办了3次采茶节,我们的茶叶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兔街镇半坡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阿发荣表示,随着政府宣传推介力度的不断加大,兔街镇古茶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产值也逐年增加。

“虽然我家几代人都会制茶,但在以前,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制茶,有时候火候和手法掌握不好,好茶叶也做不出好口感,现在好了,政府不但帮我们的古树茶进行挂牌认证,更是请上海专家帮我们改良制茶工艺、制茶设备,还教我们茶园无公害管理,新技艺制出来的茶回甘好,色泽明亮,市场价格好。”兔街镇半坡村委会三家村茶农罗景良说。

“发展产业,群众最担心的就是产品的销路问题,只要有好销路,群众的积极性就会非常的高,我们推动的阻力也会非常小。”阿发荣说。为进一步拓宽茶叶销路,兔街镇充分发挥沪滇项目的联动效能,整合县内的“彝春”“兔街小村”“崖介”等一批茶叶品牌,统一推出“兔乐之”茶叶公共文化品牌,与云南云垦茶业集团、景东茶仓茶业、农夫山泉等洽谈合作,打通夏秋茶销售难题。同时,抓住沪滇协作有利时机,兔街镇在上海机场开设展位,“兔乐之”茶叶品牌知名度在国内迅速提升。

截至目前,兔街镇已有树龄百年以上古茶树4697棵,现代茶园2.63万亩,茶园面积较上年增长7%,2024年干茶产量达825吨,产值1.09亿元,产量较2023年增长了34.46%,较2021年翻了4倍,产值较2023年增长113.47%,较2021年翻了13.61倍,茶产业逐步发展成为该镇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