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华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紧盯民生和涉企政务难题,探索党建与政务服务“双擎融合”,以党建链接多向服务、多级资源,织密惠企“服务网”,扩大便民“幸福圈”,激发新质“服务力”。
“三项举措”提升窗口服务能力。一是创优争先提“领航”能力。以评比“工作之星”和“党员先锋岗”为抓手,号召党员干部主动为群众提供延时、导办、帮办、代办及上门办等全流程“妈妈式”服务,通过“先锋”领航,激励其他干部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二是一线工作提解决能力。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体验员”和“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通过职能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办”“陪同办”等形式体验办事全流程,查找解决堵点、痛点、难点,推动政务服务制度优化、流程再造和服务提升。三是多窗合一提业务能力。全域推进“综窗改革”,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49个分领域综合窗口和3个无差别综合窗口,负责受理办理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外的1393项政务服务事项,将乡(镇)114项和村(社区)53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本级综合窗口办理,让一人能办多个事项,一窗能接多种业务,实现三级政务服务“一门进驻、一窗办理、规范运行”。
“三条路径”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是提升群众办事舒适度。从业务量、便捷度入手优化提升大厅办事环境,科学设置7大综合服务区,涵盖税务、公安、人社、医保等22个部门相关业务,同时一体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便民书吧和休息等候区建设,打造全龄友好的暖心空间,提升企业群众服务体验。二是提高大厅管理规范度。建立健全《中心管理规定》《窗口人员管理制度》《10项内部管理制度》等标准化管理规范,常态化开展视频监控抽查和“四不两直”现场督查,规范服务行为。三是提高窗口人员契合度。强化学练结合,定期组织礼仪服务和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结合“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开展第二轮“讲业务高效办优服务”活动,促进业务人员之间的配合,真正实现企业群众事项“接力办、高效办”,目前10名党员干部已率先结合工作实际完成业务讲授。
“三项创新”推动政务服务好办易办。一是围绕发展创新“高效办”。立足南华县产业发展,创新推出松茸采集、食用菌种植、畜禽养殖3个“一件事”,同时,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探索推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一件事”主题服务,目前已累计办理2.6万多件,在全县范围内更大领域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二是紧扣重点项目“上门办”。下沉资源,在南华野生菌加工产业园设立“政务服务工作站”,紧扣野生菌上市时间节点,有序安排服务专员,近距离服务经营主体办理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等事项。对重大招商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进、全流程保障、全方位服务”,有效“护航”全州首个啤酒产业项目落地南华,并对接协调开辟车辆落户绿色通道,助力企业16辆封闭式小货车及时落户上牌、如期上路送货。今年以来,共梳理跟进社会投资项目37个。三是内挖潜力推动“掌上办”。鼓励党员干部自我加压,围绕数字赋能延伸服务链条,业务骨干李维奇依托腾讯元器自行研究配置智能AI客服,新入职干部张鑫用心制作开办餐饮店、公租房申请、新生儿出生等“一件事”微视频,年轻党员杨洪新、周晓露在“南华政务服务”公众号上推出“网上办事”“线上预约”等8项功能,老党员张卫国带领股室干部践行“预约办”“延时办”为项目落地开工开辟加速通道,获企业和单位称赞,真正提供从“查询事项”“获取攻略”到“在线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将政务服务从传统的“窗口”延伸至群众的“指尖”,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好办、快办、易办。
下一步,南华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将继续深化“党建+政务服务”内涵,在党建服务品牌创建上持续用心用力、精耕细作,让便民服务更温暖、让涉企服务更便捷,用心用智用情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