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围绕“塑”,更新“三农”工作社会认知。以“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为重点重塑社会观念,通过精准施策促进土地流转,扩大农民种植规模;通过选树、培育、宣传“离城返乡、技术引领、创业致富”的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塑造农民身边的标杆。
立足“培”,整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资源。创新培育模式,通过理论教学、现场示范、技能操作、考察交流等形式,组织面对面、手把手、保姆式技术指导和服务,实施“一线培养”“团队培养”“赛事培养”等有特色、收效大的培育模式。
强化“育”,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孵化文章。结合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建立健全村级“双培养”机制,加大乡村一级的培育模式,一方面在各村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储备人才”“重点发展人才”模式,结对提升,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另一方面,用政策和前景引导年轻群体投身农村、扎根农业,有效壮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三农”人才队伍。
侧重“卖”,发挥新型职业农民价值作用。构筑以市场为导向、“卖”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加快品牌建设、集聚销售要素、畅通电商渠道,加大培育从事和参与农旅融合、绿色运输、产品开发、新型销售等环节的新型农民。
突出“扶”,出台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针对农业生产经营融资难、风险大、规模化低等困难,鼓励保险机构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针对不同种植业特点,出台专项贷款、商业贷款、合作互助、基金帮扶等金融支持举措,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要求,构建更多职业农民创业见习基地、创业集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