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南华县设6镇4乡(龙川镇、沙桥镇、雨露乡、五街镇、一街乡、罗武庄乡、红土坡镇、五顶山乡、马街镇、兔街镇),128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村民委员会1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个)。
【人口民族】202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9.61万人,出生率6.61‰,死亡率7.62‰,人口自然增长率-1.01‰。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2024年末全县总人口239088人,比上年末减少594人。其中:乡村人口139617人,城镇人口99471人。在总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08096人,占总人口的54.79%,其中:彝族94981人,占总人口的39.72%;白族9620人,占总人口的4.02%;回族2081人,占总人口的0.87%。全年出生人口1669人,死亡人口1788人。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2:100(以女性为100计算)。
【发展优势】南华县地处滇中腹地、位于云南省地理中心,G56杭瑞高速、广大铁路、昆楚大高铁、320国道和217省道穿城而过,离昆明不远、与楚雄毗邻、到大理很近,交通区位优越,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连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南华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彝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境内已知野生食用菌种类有354多种,是全国重要的野生菌产地和野生菌交易集散地。拥有“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美食县”“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核桃之乡”“生态美食城”“云南优质烟基地”“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云南省革命老区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驰名中外的靓丽名片。
【地理位置】南华县位于楚雄州西部,地跨东经100º44′~101°22′,北纬24°44′~25°21′,县域东西最大横距64.6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1.7千米,国土面积2343平方公里,东北促狭,西南辽远,略呈“厂”形。南华县东接牟定县,东南连楚雄市,南连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邻弥渡县,北毗祥云县与姚安县,是川、滇、黔通往滇西和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咽喉要塞,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滇中迤西开放节点城,古有“九府通衢”之称,今有“滇中西大门”美誉。县城距州府楚雄市33公里,距省会昆明市192公里,距大理市175公里。
【自然概貌】南华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山地为主,西南部群山纵横,东北部丘陵起伏,中间有少量平坝。境内最高山峰为红土坡镇龙潭山的烧香寺山,海拔2861.1米,最低点位于马街镇威车村委会倒座窑,海拔963米。
【水系】南华县地跨长江、红河两大流域,跨金沙江、元江、红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龙川江、渔泡江、礼社江、马龙河、兔街河(湾河)。龙川江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是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五街镇,流经沙桥镇、龙川镇;南华县境内河长58.7公里,流域面积682.1平方公里。渔泡江又名泡江,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为金沙江右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沙桥镇,是大理州与楚雄州的界河;南华县境内河长9.02公里,流域面积135.9平方公里。礼社江属红河流域元江水系,是国际过境河流,蜿流于五顶山乡、红土坡镇、马街镇三个乡镇边界山谷;南华县境内河长49.41公里,流域面积860.24平方公里。马龙河属红河流域元江水系,是礼社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五街镇,流经沙桥镇、龙川镇、雨露乡;南华县境内河长67.89公里,流域面积399.3平方公里。兔街河属红河流域红河水系,是李仙江的左岸一级支流,又名湾河,流经兔街镇,南华县境内河长25.9公里,流域面积170.3平方公里。
【气候环境】南华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因地貌错综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大,境内亚热带至中温带的气候兼有,形成“一山分四季,谷坡两重天”的多层次立体气候。全县总的气候特征是春季回暖早、升温快;夏季多雨,日照充足;秋季湿润,降温明显;冬暖干燥,易有霜冻。2024年,全县年平均气温15.6℃,较上年偏低0.1℃,较多年平均值偏高0.6℃;全县年降水量769.5毫米,较上年偏少25.6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少61.5毫米;全县日照时数2059.1小时,较上年偏少120.3小时,较多年平均值偏少380.9小时。
【自然资源】南华县境内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矿藏储量为:煤1.5亿吨,石膏1.2亿吨、锌1.3万吨、铜605.09吨、黄金20吨、砷6.9万吨。砷、铊、石膏3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州首位,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居第四位。
2024年末,南华县辖区内已建成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12座,小(2)型水库63座,小坝塘2298个、小水池(窖)78842个,总库容8573.76万立方米(不含在建水库)。其中:中型水库总库容3062.85万立方米、小(1)型水库总库容2115.46万立方米、小(2)型水库总库容1775.45万立方米、小坝塘总库容1450万立方米、小水池(窖)总库容170万立方米。在建水库2座:小箐河水库总库容1116.97万立方米,黑泥田水库总库容428.3万立方米。
南华县境内森林面积14.2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976.3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85%;有篦齿苏铁、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水青树、香果树、红椿、云南拟单性木兰等27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境内记录到的哺乳动物有121种,鸟类有475种,两栖爬行动物有114种。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三峰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原始森林外貌壮观,珍稀生物资源众多,有国家重点保护一级动物西黑冠长臂猿、穿山甲、豺、林麝、大灵猫、小灵猫、黑颈长尾雉、黄胸鹀8种,国家重点保护二级动物94种。
【建置沿革】南华汉时属益州郡,三国时属建宁郡,晋时属爨部,唐初设邱州,唐南诏设置石鼓县,后置俗富郡。元宪宗七年(1257年)设欠舍千户所,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欠舍千户为镇南州,始有镇南之名,意取“南中之一重镇也”,辖石鼓、定边二县,后革二县为乡,属威楚府。明、清仍为镇南州,属楚雄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镇南县。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10月改称南华县,意为“祖国西南美丽的地方”,属楚雄专区。1958年10月并入楚雄县,1961年3月恢复南华县,属楚雄彝族自治州。
【旅游资源】南华县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同时也是云南省革命老区县。县内以彝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节日、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绚丽多彩、风韵独特,传统的民族节日和集会达20多个,影响深远广泛的有“白族火把节”“野生菌美食文化节”、雨露白族“正月灯会”、沙桥天申堂“萝卜节”“洋芋节”、兔街“兔乐之·古茶文化节”等。县内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有民族风情浓郁的咪依噜风情谷和风华雨露景区,有集休闲、康养、度假、研学于一体的德茂庄园景区和秋葉田·稻田理想研学基地,还有儿童娱乐、市民休闲好去处一途鹅·两旗海生态景区,有文化艺术气息浓厚的罗家屯艺术村,有享誉世界的“鸟道雄关”大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清幽的鹦鹉山公园,还有黑泥温泉、凤山湖、龙箐梁子等一批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目前,县内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云南省旅游名村”2个。
【综合实力】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47亿元、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2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分别增长3.2%、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954元、17859元,增长4.6%、7.6%。
【社会事业】2024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6所,在校学生28141人,教职工2728人(其中:专任教师2083人)。其中,幼儿园63所(民办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4642人,教职工569人(其中:专任教师320人);小学31所,在校学生13598人,教职工1499人(其中:专任教师962人);初中13所,在校学生6843人,教职工620人(其中:专任教师548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2738人,教职工291人(其中:专任教师216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320人,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全县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93.2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97%,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6.6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4.72%。
2024年,南华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户、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户,其中国家级7户,省级8户,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户、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户、3家公司在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上市,建成省级专家工作站3个。
2024年,全县获得专利授权98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92件,外观设计3件;获得商标注册267件;全县完成R&D经费支出5586.1万元,增长46.6%,占全县GDP的比重达0.43%,排全州第5位。年内新增1户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户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申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已授牌,成立商标品牌指导站。
南华县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2017年5月被命名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1年12月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14年9月,龙川镇岔河村委会小岔河村被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7年3月,雨露乡袁家丫口村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12月,五顶山乡牛丛村委会渔坝塘村、兔街镇兔街村委会兔街老村被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目前,全县共有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个、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6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7个。2024年9月,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16年,南华县被命名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截至目前,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88万册,文化馆1个,文管所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
2024年末,南华县有卫生健康单位178个,其中:县级卫生健康单位8个,乡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委会(社区)卫生室128个,民营医院4个,个体诊所25个。全县卫生健康系统有专业技术人员563人,乡村医生255人,医疗机构实际开放病床1615张。
截至2024年末,南华县有60岁及以上人口45865人,占户籍人口的19.18%。有各类已建成投入使用和在建的养老设施38个,可提供养老床位721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及养老服务设施床位15.7张。其中:乡镇公办养老机构10个(实际运营4个),提供床位362张,南华县老年护理院135张、南华县福利中心200张;社会力量兴办(含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个,提供床位24张。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和社区(村委会)日间照料中心共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