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主题为“野生菌保护与发展”的2016中国.南华野生菌大会在楚雄州南华县举行,来自省内外专门研究野生菌保护与发展的业界专家学者齐聚南华,通过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共同为野生菌产业的未来保护与发展指明方向。

大会是由南华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文明主持,南华县委书记李云升发表讲话。
县委书记李云升介绍近年来,南华县依托“九府通衢地”的交通区位条件与得天独厚的野生菌资源优势,以被认定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县为契机,全力推动以野生菌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野生菌产业已成为推进南华县域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有力带动了贫困地区群众就业和增收。全县约有11万人次参与野生菌管理、采集、出售等活动,是除烤烟、农作物种植外,投入人力最多的一项生产活动,主产区农户野生菌收入占到了家庭经济总收入的40%至70%,2015年,实现农民人均野生菌收入1741元。
李云升书记强调,在以后的工作中,南华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滇中城市经济圈、楚南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和省州重大机遇,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强化规范采集,加强野生菌产区林地资源管理,推进政府、企业、菌农联合互动;积极支持食用菌基地建设,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将加快启动占地3000亩的中国•南华野生菌产业园区建设,致力于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平台,全力打造野生菌资源加工及技术研发中心、全国知名新兴旅游目的地、野生菌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使其发展成为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野生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走出一条“山货变商品,商品变精品,精品变高端”的野生菌产业新路子,闯出一片野生菌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亚洲菌物学会主席、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历史和理事长刘杏忠,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杨祝良,广东省微生物研究生研究员、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李泰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培贵等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院所、科研机构的200多位教授、专家以及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

会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杨祝良宣布野生菌保护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培贵从野生菌保护的背景和目的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关于《野生菌保护条例》的具体情况;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董彩虹宣布中国十大野生菌评选结果,干巴菌、鸡油菌、块菌、松茸、松乳菇、羊肚菌等珍贵菌种均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