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力以赴狠抓保稳定、护安全、强治理、优服务、建队伍各项工作,打赢了一场又一场主动仗攻坚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活力南华、魅力南华、幸福南华”平安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南华县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紧盯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烦心事”“窝心事”,从严从实从细抓好保稳定、护民生、优服务、办实事各项工作,忠诚履行好护航发展、服务民生、守护平安职责使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满意率从2012年的84.61%逐年提升到2021年的96.31%,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县政法系统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头等大事,严防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深入防范打击邪教活动,强化政法领域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严格开展防范暴恐专项执法检查,突出抓好重大风险排查化解,圆满完成了重要节庆、重大敏感节点信访安保维稳任务。十年来,社会风险管控和化解能力不断增强,全县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类敏感案事件、暴恐事件、大规模集体进京访事件、影响恶劣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实现了“五个不发生”目标。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县开始一场扫黑除恶人民战争。在2018年开始的三年专项斗争期间,全县共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6个,破获刑事案件92起,抓获犯罪嫌疑141人,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和“保护伞”案件19件19人,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涉恶资产2682.76 万元,不仅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市、区)打掉涉黑涉恶组织战果“零”突破,还高质量接受了中央下沉督导检查。进入常态化阶段后,聚焦行业乱象和监管漏洞,接续推进信息网络、边境治理、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文化旅游等领域行业整治,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

除了抓好抓实扫黑除恶工作之外,全县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十项工程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平安建设制度机制,“四级联创”“十进十创”“十无”平安村(社区)创建深入开展,行业平安、基层平安统筹推进,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全县“八类”严重刑事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

2021年和2012年相比下降11.36%;创新运用“1257”命案防控新机制,命案发案数持续下降,10年来年平均发案为2.5件,近三年平均发案为1.3件,2021年实现“零命案”;狠抓公共安全事故防范,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道路交通事故次数和伤亡人数连续10年持续下降;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圆满收官,连续21年保持“无毒县”荣誉称号;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总结推广“两型二十四字诀”家庭纠纷化解经验做法,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98%以上;信访维稳水平不断提升,连续两年获“全国信访三无县”荣誉,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近年来,县级政法各部门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全力推进司法、执法、守法各环节任务落实,紧盯“加强法治保障服务、健全完善制度机制、重拳惩治作风顽疾、苦练内功增强本领”4项重点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四零服务”承诺创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大力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政法机构职能不断优化,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立体化、多元化、精细化的诉讼程序体系加快构建,办案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南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步入快车道,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2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州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县委高度重视政法工作,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县委主要领导多次研究部署政法工作,对政法系统组织建设、干部任用、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定期听取县级政法各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党管政法责任得到充分落实。全县政法干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