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华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多元文化发展为着力点,认真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升级版。

旅游文化,奏民族团结主旋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模式。一是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托德茂温泉庄园、凤山湖景区、雨露阿呀噜田园农庄、田园牧歌农场、彩虹帐篷露营地、蘑菇小屋精品民宿等多个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打造民族风情浓郁的乡村旅游景点,形成南华县乡村生态旅游的新业态、新亮点。二是精心组织、隆重举办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火把节、开山节、油菜花节、古茶文化节、洋芋文化节、菌王争霸赛、长街宴等活动,在举办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中深度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民族节庆旅游活动成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非遗文化,绣民族团结新画卷。坚持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大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发展壮大彝锈产业为突破口,积极融入楚雄州彝绣产业发展大局,深挖彝族刺绣产业发展潜力,建立了“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乡镇彝绣合作社+绣工”四级发展模式,形成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全彝绣产业链,将彝绣从“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彝绣企业法人单位35家,与彝绣企业相关的彝绣个体户17家,其中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有1家,年销售额过百万元的龙头企业有2家,全县现有刺绣能手2100多人,优秀绣工月收入超过4000元,彝绣产业成为南华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温暖产业”“幸福产业”。

红色文化,润民族团结进步花。坚持把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通过大力挖掘、整理、开发红色文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带领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开展现场学习体验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开展瞻仰红色革命遗址遗迹、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辈先烈等系列现场学习体验活动;二是组织观看红色题材电影,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认真观看《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上甘岭》、《集结号》、《长津湖》《红旗漫卷西风》、《红麦》等系列红色经典影片和主旋律影片,全面弘扬革命历史文化;三是开展红色故事主题分享,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聆听红色故事,讲述张舫烈士的革命事迹、中共镇南师范党支部、大田边纵八支队、马街烈士陵园等历史故事,讲述红军长征对南华人民的深远影响和南华各族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等方面的故事,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五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