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红土坡镇地处南华县西部,镇内巨大的海拔落差,造就了“一山有十里,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境内分布着獐、猴、羚、麂子、野猪、花鸡等动物,青松、杉松、华山松、红豆杉、栗木等植物,是一个生物多样的生态乡镇。





猴子——丛林中的“杂技演员”
自然界最聪明的物种之一,被称为“悠荡之王”、“杂技演员”,它们一般能横跨向3至4米远的树枝,以惊人的速度在山野峡谷中游荡,没有人能够近距离接触它,它的身体就是为攀爬而生的,由于拥有修长的胳膊和轻盈的身体,它似乎不受重力的影响,能够在丛林中随意穿梭。它便是丛林中的杂技演员——猴子,一种在红土坡镇起岔夸村和法郎村生存的物种。它是自然界的精灵、是山野的守护神,更是人类的朋友。起岔夸、法郎一带的群众早已将它当做是朋友,在田间劳作的人们甚至都能准确的算出它们出动觅食的时间。虽然每次外出觅食,都会给当地群众的农作物造成或多或少的经济损失,但是群众纷纷表示:“这可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一种体现哩,我们也将会好好的保护他们,让子孙后代也看得见这活跃的精灵。”



松茸——野生菌中的“贵族”
横跨红土坡镇依黑么、龙潭山、大德郎、簪花4个村委会的打卦山,海拔高达2160以上,每年的7至9月,都孕育着一种珍贵的菌种—松茸。松茸,只有在没有被污染的高海拔山地中才能存活,却能让红土坡镇4个村委会的群众都能享受到这大自然的馈赠。成熟的松茸采摘后,要用腐殖树叶或松针将菌窝掩盖好,菌种才能不被破坏,确保能够延续自然的馈赠。4个村委体会共有能生长松茸的山林5000余亩,年产松茸2吨,产值10万元以上。“我们每年都是采取封山育菌的方式,统一封山、统一育菌、统一开山、统一采摘,尊重自然的规律,才能得到更多自然的馈赠”,常年采摘松茸的村民吕存福说道。



野生八角——群众的“黄金八角星”
盛夏时节,在红土坡镇打卦山的深山中,孕育出一种独特的香料——野生八角。野生八角对生长环境是十分挑剔的,只有在毫无污染且植被覆盖率特别高的环境下才能孕育生长,近年来,红土坡镇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管护制度,在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林草防火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69.08%。随着森林覆盖率越来越高,野生八角的产量也越来越高,目前,野生八角在林木中的占比约为3%。由于常年生长于野生自然环境中,野生八角品质好、绿色环保,吸引了广大客商前来收购,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香料、食品加工等。“今年野生八角市场价格好,每公斤收购价达5-6元,抓住八角采摘的黄金期,我们每天的收入能有150-200元。”红土坡镇依黑么村委会上村贫困户罗宗良说道。



马樱花——漫山遍野的“烂漫”
马樱花,对于生活在红土坡镇的彝族群众来说,是最熟悉、最神圣的花朵,象征着吉祥、美丽和幸福。每年的二月初八,彝族群众都要到最大的马樱花树下进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的和顺安康。位于南华县红土坡镇法郎村委会海拔高达2600米的柳树塘山脉上,一年四季都追寻得到花儿的踪影,其中最为难忘的便是那漫山的马樱花海。

每年的3至4月,为马樱花盛开的季节,大红花、粉白花和黄花等野生品种竞相绽放,成就了全镇最大的野生马樱花生物群落。漫山遍野中,婀娜多姿的马樱花争相怒放,花满枝头,飞红点翠。蓝色的天空下,一朵朵马樱花傲娇的绽放着,一片片绿叶子紧紧的簇拥着红色的花朵,远远看去,大片大片的红,像片片红云,又像一团团火,绚丽异常,甚是好看。

由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得极好,百年马樱花树也是遍布山头,怀抱粗大的马樱花居多,一棵两棵紧紧生长在一起,周围生长出一簇又一簇的马樱花苗,一簇两簇组成“马樱花家族”,仿佛默默的守候着全镇的彝族群众。
